。沒錯。她們殺死了休厄爾委員;第二個案子。她們殺死了與副首相有染地那個女傭人;第三。她們接連寄出了裡面有死人手指頭地恐嚇信件。但+第四個案子。宮中被人毒死了鸚鵡。但也沒有人被殺死;最後是在家裡。女傭希爾達被殺了。不過和第四個案子一樣。都是那些瑪麗安妮菲爾伯特搞地鬼。她不是啟示錄地人。而是被格萊塞爾達和明奈特魯珀特利用地人。也就是說。毒殺長公主地鸚鵡。有可能是她地小把戲。而殺死希爾達。是因為希爾達替陸軍內部地某些反對派辦事。她把偷出來地陸軍內部機密檔案塞到羅爾地衣櫃裡頭——也就是說。希爾達所效力地人。是對帝國與首相不忠之人——難怪要對她下手!寄恐嚇信。其實完全可以不必這麼做。因為她們要是真地想復仇。為什麼不乾脆在事情還沒鬧開之前。就先對我或是別地高官下手呢?她們寄來那些噁心地手指。現在想想。倒更像是在向我們公開宣稱:有人要對我們不利!這不是打草驚蛇又是什麼?!以她們地力量來說。驚動了這麼多地高官。然後又出動如此之多地警力來搜捕她們。是件相當得不償失地事情。沒這個必要地啊……而且。事後國安局和警察地人居然完全沒有了她們地下落。這同樣不正常。
難道說,真的有人在協助她們逃亡,或者讓調查無疾而終……這些女人如果不是死了,那麼現在她們可能還在某個地方,繼續著她們那所謂的工作……”
想到這裡,尤琛覺得一陣噁心。不過他壓抑著自己的個人情緒,繼續大腦中那飛快而有效的思考,因為這種全新的思路,讓他對以前的更多疑點如今都可以一一作出解釋:
“好了,那些案子可以說從另一個角度看,更加合理了。那麼接下來,還有兩個案子,勝利黨人事委員會委員被害,還有副首相家的女傭被殺案。這兩個案子,又有哪裡相同、哪裡不同呢?她們確實殺死了休厄爾,可是在另一個地方,當副首相與他家那個女傭在離家不遠的樹林裡鬼混的時候,她們隨後就殺死了那個女傭……不對,要是她們早就盯上了那個跟副首相發生關係的女傭,在案發現場,不也能同時發現副首相本人的身影嗎?為什麼不直接對副首相下手呢?!而僅僅是殺死一個誰也不關心、相反死了的話還對副首相更有利的女傭!這不符合她們那宣稱復仇的作風!能夠有機會殺死帝國的高層,卻不下這個手,而是轉而對有可能危害副首相名聲的女傭下手,如果從這方面來看,豈不是在維護他的名譽和地位嗎?雖然後來副首相遭到了黨內調查和處分,但現在看來,完全對他的權勢沒有一點影響,這太不符合常理了……不,看樣子,波克說的沒錯,‘666’和‘667’就是她們了,如果說她們是啟示錄裡的人,那麼維護帝國、維護帝國高官的名聲,也就是極有可能的事情……可是,還有一個地方說不過去,為什麼她們要殺同樣身為帝國官員的休厄爾委員呢?”
看似順利地解決問題,可是最後卻跑出一個攔路虎來。尤琛想來想去,都不明白這最初一件案子的原因。不,這不是頭一件案子,他提醒自己,事實上當那個人稱格萊塞爾達的女人從醫院裡逃出後,她們乾的頭一件案子,是從禁衛軍總局內偷出人事檔案——當時被他們認為是打算對勝利黨和禁衛軍的人下手——之後,才殺死了休厄爾。休厄爾掌管著勝利黨的許多機密檔案,殺死他,倒似乎符合那些女人的作風……
“對了,在那個時候,不是有過傳聞嗎?休厄爾委員,曾經遭到過調查,因為他管轄的人事委員會有洩露過情報的嫌疑。不過當時這件事只是內部調查,沒有公開,所以知道的人很少……我還是在他死後過了很久,才偶然聽到這個訊息的……如果說,當時他確實是有洩密,不過調查卻沒能查到真憑實據;為了以防萬一,帝國會不會用啟示錄那種秘密組織來剷除危害到帝國利益的‘自己人’呢?要是這樣的話,一切都能解釋了……”
尤琛為自己這大膽的設想嚇得一身冷汗,事實上,瞭解到更多的內幕——哪怕這暫時只是他自己的推測——也讓尤琛心中悚然。沒有人、沒有證據能證實自己的猜測是否屬實,不過尤琛知道,從自己掌握了這些秘密的那天起,自己的心中就開始滋生了混亂與迷惑。看著百葉窗外那些不時掠過的下屬們的身影,尤琛緩緩地呼吸著。他不知道,到底在那些曾經熟悉、或曾經不熟悉的身影中,會不會有哪個人,正在暗地裡窺視著自己,等待著時機的到來……他沒法確認,哪個是真正的自己人、哪個是心懷不軌的“敵人”,一切,都好像被搞亂了……
第四卷 尤琛(下) 第十五章 創世歷1089年的夏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