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炮臺內,英兵發現一些大口徑的大炮,上面刻有英文“moore…woolwich”(摩爾。伍爾維奇)字樣。原來是去年英國海軍敗陣時丟下的,這些大炮後來被編入了英軍炮兵使用。
巴夏禮和羅亨利遵照英軍主帥命令,舉著白旗馬上去到最後一座炮臺談判。法軍三名軍官:康普農少校、柯利諾將軍副官昂德庫和科爾斯,請求陪同前往。一到右岸,聯軍代表先遇見一位姓王的中國通譯。這位年輕官員操一口流利的英語,曾在美國駐上海使團受訓,後赴英美遊歷。1856年和談時,他曾是協助威妥瑪的中方譯員之一。
巴夏禮認識他,卻粗暴而咄咄逼人地對待他,聲稱對方最好下令讓最後一座炮臺的清軍投降,連同大炮及兵械庫,統統投降,沒有絲毫的條件開出,而是命令式的口吻。
但這位年青官員絲毫不為所動,反覆提出的都是需要聯軍保障士兵的生命,讓士兵和平退出陣地後撤等等要求,囉嗦的會談或密談花去許多時間,約4小時之多。
雙方各執一詞,巴夏禮堅持無條件投降,中方只希望讓出陣地,而後毫無結果。雖經上午的慘敗,但中方留守最後一座炮臺的將領仍寸步不讓。他很清楚,交出炮臺,對於他意味著失去官位,甚至會冒死罪。
而巴夏禮在向這位將領告辭時,顯示了他的談判才能。巴夏禮問這位參將銜的將領,是否全城百姓都已撤離大沽和塘沽鎮。
“沒有,他們為何要那樣?”這位將軍有些憂心忡忡。
“天哪!”巴夏禮也驚訝地說,“叫他們趕快逃命吧,一刻也不要耽誤。炮火彈片將像暴風驟雨一樣落到那個地方,誰也休想活著出去。我們不願傷害無辜的居民,婦女兒童、老人或殘疾人。您有義務敦促他們儘快逃離。我們只針對軍隊和官員,我們要消滅他們。”
想不到幾句話,竟然產生大效果。這位參將一聽臉色大變,顯得十分緊張。隨後,他下定決心,對巴夏禮說道:“好吧,那請下馬!我們就此好好商談。”
就這樣,天黑時,南岸最後一座炮臺和塘沽鎮投降達成協議。條件是,全城百姓得到尊重,財產受到保護。這位參將還獲准派人去收回清軍戰死者的屍體。這位參將的舉動儲存了大多數人的生命,可沒能保住他自己的性命,在他見到榮祿後,這位參將義正言辭的大聲斥罵榮祿是賣國者,最後被榮祿下令處死。
對此巴夏禮怒不可遏,因為這位將軍的生命也包含在協議裡,是受到協議保護的,榮祿這樣做是公然將他置於沒有信用的地位上,向來看重信譽的英國人非常不滿。最後在調解下,榮祿進行了公開道歉,但也僅此而已。
軍事行動剛剛結束,一場可怕的暴雨猛降戰場,淹沒平原。官兵們冒著傾盆大雨,艱難地向後撤,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在塘沽營地與新河營地之間8公里的泥濘路上。他們回到全都淹在水裡的營地,根本不可能生火。士兵們整個白天什麼也沒有吃,只得嚼點餅乾之類的……一個悽慘的夜晚等待著他們。英軍炮兵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把深深陷在泥裡的兩門圍攻重炮拉回基地,只好作罷,無可奈何地躺在大炮旁邊過夜。
一連數日,平原淹在水裡,到處變成沼澤。僅差幾個小時的工夫,反覆無常的天氣就會改變這個決定性的一天的程序。杜潘認為:“如果暴雨早來數小時,那我們的炮兵將難以動彈,奪取大沽炮臺則不可能。”埃裡松也指出:“那一天,要是早幾小時遭遇大雨,將使遠征中國一敗塗地。”英法聯軍真走運!
可格蘭特和蒙託邦則不那麼認為,他們失去了追擊清軍主力的時機,清軍主動後撤就是有意放棄大沽口炮臺,而接著的暴雨掩蓋了他們的痕跡,他們會撤退到哪裡?僧格林沁和彭玉麟會如何安排下面的行動?聯軍派出去的偵察隊毫無所獲,就連軍糧城外剩下的兩座清軍大營也被放棄,清軍沒有了任何訊息。
對此榮祿也毫無辦法,一連幾天不論是恆福還是他在朝廷內的眼線都沒有任何訊息傳來,沒有僧格林沁上奏的訊息,沒有軍機處的訊息,榮祿也無從判斷清軍的動向。榮祿更加擔心的是,訊息斷絕可能意味著京城裡發生了什麼大事,或者慈禧已經察覺並下定最後決心開始了大肅清?
數天之後,榮祿得到了恆福的訊息,他派人帶來了一個很不好的訊息,聽完之後榮祿面色更加陰沉,這個訊息很簡單,就是京城戒嚴了……
第五百九十九章聯軍困境
四九城戒嚴意味著什麼?榮祿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這說明控制著京城絕大多數武力的慈禧太后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