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細菌,他們的傷口若是不做處理,很快便會被細菌感染,戰場上大部分傷兵就是因為傷口感染而死亡的。項玉喊來一個醫匠,這個醫匠年約五十,在軍中服役已經很多年了,屬於那種世代為醫匠的那種軍匠戶籍,項玉指著地上的傷兵問道:“這些傷兵的傷口為何不作處理,就這樣敞開著會很容易感染的。”
這醫匠雖然不懂感染一詞是什麼意思,但是中醫的陰陽論之中有邪氣入體一說,《內經》所說的:“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就是說外部的邪氣入體造成的感染稱之為陽氣失衡,對應西醫裡面的炎症反應則是:紅、腫、熱、痛!
“回統制大人的話,並非是卑職不給傷兵們包紮傷口,實在是人手不夠,很多士兵的傷勢亟待處理,而且我們已經沒有了包紮用的綢布了。”中年醫匠回答道。
項玉嘆了一口氣,這些都是他戰前的考慮不周所致的,責任並不在這名醫匠的身上,戰前物資沒有準備好,戰鬥打響之後便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就像這醫匠和綢布的問題,他之前就沒有考慮過,以至於戰爭打到現在出現了醫療用品的短缺,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說不定要拿這許多士兵的生命為代價,項玉深深的記在心裡。他挨個給每一名傷兵送上鼓勵,讓士兵們取來許多毛毯,覆蓋在他們的身上,使他們不至於受凍。
這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明軍的飯已經做好了,士兵們紛紛開始進食,半山腰的清軍已經紮下了一片臨時營地,從山頂上望下去,只見一片燈火通明,清軍顯然是在歡慶,他們今天雖然失敗了兩次,但是總歸還是打下了明軍的第一道防線,也算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項玉這時已經放下心來,清軍不怕自己率軍突襲,是因為看出了自己兵力不足的困境,自己更是毫無要偷襲他們的心思,反而是擔心他們趁黑,明軍視線不佳,火槍難有準頭之氣前來進攻,這時見他們這個樣子,這下也不用擔心了。
項玉下令今夜撤退的訊息早就已經傳達下去了,明軍士兵們紛紛抓緊機會睡上一覺,養足精神,考慮到傷兵們不好轉移,但是顯然也不能放任他們不管,於是項玉下令讓士兵們趕製出一百多副擔架,用以搬運傷兵。
後半夜很快就到了,明軍紛紛起來,收拾東西準備撤退,傷兵由兩人前後抬著擔架運送,隊伍整體速度很慢,但是清軍這時並沒有注意到明軍的動向,明軍從南邊撤出了塗嶺,又連忙向海邊趕去,從廈門來的水軍今天應該還會在海邊等著他們,鄭成功只給了項玉五天的時間,若是他不能抓住這五天的時間,那麼船隊就不會在等他們,自己就會撤回廈門,那樣的話部隊就只能從陸路走到廈門去,以他們目前的情況,傷兵實在是太多,隊伍的速度肯定快不起來,等到天一亮,清軍發現明軍不見了蹤跡之後肯定會四處搜尋,一旦被清軍發現,那就很難脫身了。
第二十二章接應敗兵
下山之後明軍的速度稍稍快了一些,避開了清軍在南邊的幾個關卡,他們不敢走驛道,快速的穿過驛道之後,又很快的消失在了荒野之中。
天漸漸亮了,明軍終於趕到了海邊,項玉心急如焚,連忙讓人在海邊點起兩堆火來,這時天色尚未完全大亮,他希望海面上的明軍戰船能夠看見岸上的火焰,有擔心火焰不夠亮,項玉又讓士兵們加了些溼草在裡面,這樣其中一堆火就會產生濃煙,在白天更容易被遠處的明軍發現。
不久,海面上出現了幾個小黑點,明軍士兵們紛紛正臂高呼,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項玉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來了,看來張成功果然沒有忘記他們,並不是完全把他們當做棋子那樣對待。
不過張聰的大隊還沒有出現,這令剛剛鬆了一口氣的項玉的心又懸了起來。
遠處的船隊漸漸靠近了,一共三艘大船,他們停在不遠的海面上,放下來幾艘小船向岸邊划過來,船隊的旗幟表明這隻船隊確實是鄭成功的水師。
很快的小船便靠了岸,明軍的傷員先上了船,小船上的空間不大,一次只能運送三十多人,明軍全部上船需要至少一個時辰的時間,項玉擔心會有清兵經過附近,派出了大批士兵佈置了三四層眼線,一有動靜馬上就向大部隊發出警告。
半個時辰過去了,明軍的傷員已經全部運上船了,之後士兵的上船速度明顯加快了,留在岸上的明軍這時只剩下一百餘人了,只需要三四次就能夠全部上船,但是張聰的五百人還沒有出現,項玉這時基本上可以肯定張聰那邊出了問題,要麼就是李權的信沒有帶到自己在半路上就被清軍發現,再者就是張聰他們想要撤退時被清軍發現,不能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