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兒。以前總聽說“筆墨如刀”這個詞兒,其實多是覺得有些誇大。直到今日方知,這筆墨果然也能給人造成直接傷害的。其分別就在於,且看是由誰來用,如何用而已。對於自己以前的淺薄,大是慚愧。
這封帶著巨大震撼力的信函,翻越了高山大河,一路遞到了突厥王庭。當突厥可汗始畢開啟之後,看著遠方自己那“親愛的妹夫”這滿紙的問候時,不由的當場石化。
第三百零四章 大唐旗飄揚
對於遠方親愛妹夫的問候,始畢很無奈。他對中原之地雖說垂涎三尺,但終歸知道,以突厥目前的實力,實不足以直接一口吞下的。那麼相對於支援李淵起來造反,先把這汪水兒攪渾了,再看有沒機會下嘴,就是最妥當的做法了。
如今,既然李淵答應了不尊自己深惡痛絕的楊廣,又加上那個小無賴的來信,始畢也就順坡下驢,慨然應了。要人給人,要馬給馬。不過,有一樣,那就是,人我可以友情贊助,但馬要拿錢來買。至於那個小無賴的滿紙胡言,始畢直接採取無視的策略。象徵性的送他幾匹,應付過去算完。
要說對那個無賴信中所說的,在晉陽留下了點小玩意兒,始畢也是大為嘀咕的。莊見在突厥創造了一系列的神話,那可不是隨口說笑。所以,始畢對這人實是大為忌憚。加上總歸算是自己的妹夫,順著他打點一二,倒也是題中之意。
等到使者從突厥返回,已是個多月之後的事兒了。突厥安撫住了,定下了仍暫且尊隋的調子,李唐王朝的大旗,終於是豎了起來。
公元617年六月五日,大隋大業十三年夏初,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對下轄境內,釋出檄文。號召境內各郡縣奉自己號令,為國家計,為天下計,實行兵諫。尊留守大興的皇孫楊侑為帝,上書將隋煬帝楊廣尊崇為太上皇,往後宮榮養。清剿皇帝身側的奸臣佞臣,以保大隋基業。各郡縣除了西河郡外,紛紛響應,一時間,李唐大旗高高飄揚于山西大地。
訊息傳至江都,楊廣與宇文化及等人氣的差點吐血。尤其宇文化及等人,眼見那檄文中,只是歷數自己等人罪狀,卻毫無片言隻字提及莊見,不由的大是憤慨。要說這朝中最大的奸佞,除了那個無賴外,還有何人,為何對大老虎不打,卻只對自己等這些小蝦米下死手啊?宇文化及與二裴等人甚是鬱悶。
眾人心中憤恨,齊齊上書請朝廷嚴懲李淵。對這個竟敢忽視莊奸佞的傢伙,一定要狠狠打擊。於是朝廷下旨,搜捕李淵留做人質的家人。河東首先將李淵的兒子李智雲抓獲,送往大興問斬。但當去抓就在大興城中的李秀兒時,卻是一無所獲。李府早已是人去樓空,只留下幾個外院的僕從下人而已。同時間,大興城外的山中,一隊軍伍護著一個窈窕的身影,漸漸隱沒於重山之中。
回頭再來說西河郡,這西河郡的太守,就是當日被莊見好一通驚嚇的那位張世鐸張大人。此人五十多歲了,好容易爬上這個位置,心中對朝廷還是極為忠心的。再加上自己吏治清明,打從莊見將呂明星、何潘仁兩處匪患除了後,西河郡甚是安定。看著自己的治下一片祥和,張世鐸很欣慰。正陶醉自己的功績時,卻接到了李淵的這麼一封檄文,左思右想,還是決定不聽李淵號令,而是直接向江都派出快報,一邊積極準備守城事宜。
對於張世鐸的不開眼,李淵等人卻是大為開心。這麼好的殺雞駭猴的機會,簡直就是上天恩賜的啊。當下,以李建成和李世民為帥,請莊見為參謀,率兵直撲西河。務必要狠狠打擊,起到警示的作用。
於是,在通往西河郡的官道上,一支士氣高昂的李家軍便首次亮相登場了。隊伍中,李建成和李世民看著前面,端坐在黑馬上,一身白色儒袍的莊大少,不由的都是相對無語。
原來莊見聽聞自己被委任為參謀,先是大不樂意。後來李淵一再奉承他智謀過人,恐怕沒有他從中設計,取西河會多些變數。又將他當日的空城計著實的誇讚了一番。莊大少聞聽人家這麼大聲的讚美他,終是眉花眼笑,點頭應下這個差事。
只是莊大少一向很敬業的,既是此番自己作為一個軍師出場,那麼就要有軍師的架勢。故而,帶著羅世信和雄大海二人,先是將上次給自己搞了那麼件大袍子的店家,一通好整。然後又逼迫著人家,連夜為他量身定做一件,真正屬於自己的儒士袍,務必於大軍開拔前完工。
店家一來打心裡佩服這位國公爺,二來也著實頭痛這位也層出不盡的整蠱手段,只得應了。於是,大軍上路之後,新鮮出爐的莊軍師,便大袖飄飄,羽扇輕搖的出現了。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