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有一刻鐘,阮瑛阮睕兄弟猶豫不絕。小聲地道:“二叔有事情瞞我們?”
阮睕道:“一般父親這種模樣,都是好事兒瞞著我們。”
“咱們問問他去。”
小兄弟兩個走過門檻,來到阮英明的面前。兩雙烏黑明亮的眸子,一左一右的眨也不眨的盯著他。
“哼!”這是長輩阮英明。
“哼哼!”這是晚輩阮瑛和阮睕。
“哼哼哼哼!”這是長輩阮英明。
“哼哼……咳咳咳,二叔快給水喝,嗆到了。”這是晚輩阮瑛。
把手邊自己的茶碗嘗一口溫涼,送給侄子喝了幾口。阮英明繼續不服軟,陰陽怪氣地打發他們:“出門兒去吧,從今天開始,不要跟我一起玩,不奉陪我,我也不陪你們。”
阮睕把哥哥拉開幾步:“剛才有官兒來拜,只能是加壽姐姐到了,父親才這樣大模大樣。”
“那怎麼辦?看樣子二叔生氣了,不打算帶咱們去見瑜哥和璞哥。”阮瑛擔心地道。
阮睕胸有成竹:“父親說過,別人興頭上的時候,問也是別問,不如咱們裝著出門,在外面守著,父親去哪裡,我和哥哥就去哪裡。要是表伯父,自然見到。要不是的,咱們還是丟下他。”
兩個人商議好,重新過來異口同聲:“二叔(父親),我們走了。”按剛才定的,帶著跟的人往外面。
阮英明急了:“哎,我有好事對你們說,還當我乖乖小書童的好孩子,我先告訴他。”
阮睕樂了:“哥哥看,上當了吧,父親說,凡是把底牌露出來的,都是唬人的。”
兩個人回身一個鬼臉兒:“我們不上當!”
“回來,再談談!”阮英明追出來,兩個孩子一溜煙兒早跑出去。氣的阮英明跺一下腳卻也無可奈何。
他的下處是這裡衙門安排,鄧大人為了巴結他,離衙門近的地方,衙門在熱鬧繁花地方,這外面也很繁華。
料定兩個孩子上了街就不會再回頭,阮英明氣呼呼自己進來。再倒一碗茶準備消消火氣,見到眼前一亮,阮瑛和阮睕的繡花衣裳出現在眼簾內,一溜小跑的又回來。
“父親(二叔),不好了,外面有有有……。”兩個孩子跑的太快,上氣不接下氣。
“有鬼不成?”阮英明笑話他們。
“有……。戰哥!”阮瑛順過氣,先回答出來。
……
歷史悠久的蘇州,在本朝也商鋪繁榮。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往來的不泛奇珍異果、外國面龐。但新出現的這一行人還是吸引住過往人的眼珠。
這是一行數個少年,數個小小孩子組成的隊伍,在他們的兩邊有類似家人的大人跟著。不管是家人還是小孩,雖然一件布衣裳,但都細皮嫩肉,跟農家孩子略粗的肌膚不同。
他們的神情也大大咧咧,不露出怯,也沒有對著這裡熱鬧大驚小怪。一看就是見過世面的孩子。
只是肌膚好和神色自如,並不能引得遊人為他們駐足。是他們隊中的幾匹馬實在的扎人眼睛。
六個年紀相仿的孩子,有四個牽著小小的馬兒,孩子們白白胖胖,墩墩可愛,馬只有約兩尺高,跟在他們後面,就像大人牽著大馬的比例勻稱,讓路過的人由不得要看上一眼。
“這是誰家的小孩神氣的不行,偏生他的馬也神氣活現。這小馬是什麼品種,難得這麼矮小,卻這麼好看?”
圍觀的人談論著,有人高聲叫道:“哎,你的馬有幾個月?剛生下來的可不能認真的騎它。”
最胖的孩子抬抬眼皮子看看他,回了話:“我這是小馬中的成年馬,不是剛生下來的。”
他嗓音中彷彿帶著奶聲奶氣,但口齒伶俐,跟個大孩子似的。說過,扯扯馬韁,胖手在馬頭上愛惜的摸了摸。
這個孩子清秀眉頭黑又彎,大眼睛生得水汪汪活似個小姑娘。光他自己就足夠別人瞧的了,又襯上這可愛的小馬,看的人爆發出一陣笑聲,爭著給他喝彩:“好嘞!跟你的馬一樣中看!”
胖胖孩子沒有一點兒自己出家門不自在模樣,帶著小馬跟著一行人悠悠然的往前面走。兩邊蜜餞鋪子、滷菜鋪子、麵館茶館等站的有夥計,有人識貨:“掌櫃的,來了一群有錢小爺,倒有四匹果下馬帶在身邊。就是衣裳不行,應該是經商客人家的,他們有些不在乎出門穿著。”
掌櫃的滿面堆笑:“那你吆喝,讓他們進來打尖。”
“松仁兒…。南棗兒…。糖來……小爺瞧一眼走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