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宮獨特於六宮中的榮耀,別的嬪妃除非恰好在皇帝面前,否則不可能有這單獨送來冊子的舉動。
皇后品味著,耳朵裡聽著宮女們說忠毅侯今天的威風,一個心思回想柳至為自己的膽量不比忠毅侯少,一個心思想著皇帝最近也算有回心轉意的意思。
那兩年,或者是以前的夫妻不和,隨風而去也罷,不然多想也沒有益處。
但是誰把皇帝帶回她身邊的呢?是太子嗎?不是。
是她還沒有大婚的兒媳,袁加壽。
皇后微顰眉頭,也對張大學士有些看法。這黃家的女兒分明是個瘋癲症,這個人挑錯了。
……
瑞慶殿下面上是少有的不嬉鬧,都說她就要臨盆,她難得老實的在房中不去襲擾丈夫,也在今天難得的是憂愁上眉梢。
“加壽好不好?加壽害不害怕?就要過年,這黃家是有意死成這德性的吧?”
聽過丈夫說太子府上的事情,瑞慶殿下如此回答。
按道理來說,鎮南王不應該對就要生產的妻子說這種驚嚇的話。但長公主不是普通人家的妻子,她有她的訊息來源也就罷了,她還和加壽特別的好,好到元皓鄙夷一切兄弟姐妹,可以把執瑜執璞也不放在眼裡,卻很會說:“我和加壽姐姐最好,加壽姐姐生得第一好,除此就數元皓最好。”
鎮南王知道封鎖不住訊息,就親自來對長公主說。他的妻子看似稚氣頑皮,其實並不是那經不起訊息的人。比如黃家的女兒,擺明是花房裡養大,花房沒了,出來吹點兒風就夭折。
對黃家女兒這樣的人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她會說受辱比命大。
對黃家女兒這樣的人說,你還有母親要照顧,她從小到大受人照顧,父親出事落差太大,她會聽不進去。
對黃家女兒這樣的人說,冬雪總會過去。她會說苦寒難熬,難等春天。
鎮南王眼前浮現出斷垣殘壁中,經過亂兵燒殺的巷子裡,大紅嫁衣的公主帶著小加壽四處給傷病的人送藥,安慰他們擔架馬上就來,分發食水下去。
嬌柔的公主和同樣養在深宮裡的加壽,都沒有表露出太多的害怕。當時福王和定邊郡王造反,也容不得太多的人表露害怕,唯有面對是最正確的法子。
反而,隨同當時太子避出城的女眷們,身在安全地面上,卻有不少守著炭火暈倒,還指望看個太醫,吃幾兩銀子藥的人。
鎮南王只有一任正妻,活得正滋潤,卻辦了兩次喜事。第一次就是那年讓亂兵攪和的那回。
嫉妒他,跟他爭駙馬的人不在少數,暗中起謠言,說這親事不會和諧。但第二次成親福祿壽喜同進門,把這謠言擊得粉碎。
是以公主是一手帶大加壽的人,她和加壽好。鎮南王也有他的理由,不能隱瞞太子府上這在袁訓嘴裡完全是針對他家長女的事情。
哄著妻子:“送點兒什麼過去哄哄她吧,她在袁家呢。戰哥兒越大越懂事體,跟加壽搶東西吃,她出宮後就急急忙忙回家,我細看了看,倒沒有讓嚇住的模樣。”
瑞慶殿下鼻子一翹,說不好這姿勢是她教會加壽,還是加壽跟著她學。鼻子裡再一哼:“加壽才不會讓嚇到,”抿抿唇,還是犯愁:“但是她會不開心,這事情多影響她的賢淑名聲不是。”
鎮南王愕然過,暗暗放心。公主還能想得這麼不靠譜,可見她也沒有讓嚇住。
這黃姑娘,是讓太子殿下攆出去的不是嗎?再說尋死往上汙,在官場上對不到哪裡去。
正要說幾句話勸勸妻子,外面有人回話:“回殿下回王爺,壽姑娘和元皓小王爺自侯府裡打發人送東西來。”
夫妻們一起道:“快快送進來。”
二丫進來,送進一個不大不小的食盒,微笑道:“小王爺和姑娘讓送回這些來,給長公主和王爺嘗新鮮,又說這府裡有好牛肉片羊排骨,還有各種奇異的凍肉片,姑娘說我回不上來,說長公主知道,小王爺和姑娘等著吃,讓我就便兒帶回去,又有凍梨要一大筐。”
鎮南王失笑:“一大筐,這是要鬧肚子嗎?”長公主已讓人去取。把食盒開啟,熱氣騰騰撲面全是香味兒。
有烤羊肉片,有烤牛肉片,有烤雞,有烤地瓜蘋果等各種能採買到的水果。
長公主喜上眉梢,對二丫道:“加壽很喜歡,這樣很好。”二丫笑盈盈:“姑娘說東西送來,長公主自然知道,也就不另外帶話了。”
長公主放下心,即刻恢復她的伶俐,扭臉兒就取笑丈夫:“看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