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柳雲若衣角,奶聲奶氣學加福說話:“我來招待你。”
生得好的巧秀姑娘正拿表哥又羅嗦上了,見表哥走開,去辦這一件只有大些的哥哥姐姐才能辦的事,巧秀姑娘哪能服氣,也過來道:“我也來招待,我是生得好的孩子。”
柳雲若大覺面上有光,竟然大家都肯跟我玩,想到母親說的話,要當個好客人,柳雲若笑道:“我跟男孩子玩吧,”問韓正經:“你叫什麼,”同著家中的兄弟,和小小的韓正經走開。
加福也罷了,繼續和蕭戰說話,常巧秀卻撇嘴不服,跑進去找寶珠告狀。
一五一十的說完,掌珠樂了:“正經都會待客了啊?”一掃眼,見到四太太還在身邊。
自從跟四太太和好以來,心裡還有磕磕絆絆,但出門的時候,四太太總跟著掌珠不放,像是掌珠是她出門在外的主心骨。
老太太孫氏帶著另外三個媳婦去見安老太太袁夫人,四太太卻隨掌珠來見寶珠。
掌珠由兒子想了起來,對四太太笑道:“四嬸雖然來了幾回,卻還沒有在四妹家裡逛過,我也帶著你逛上一逛,讓四妹閒下來,好招待別人。”
四太太說好,玉珠也同時出來往老太太房裡,常巧秀覺得稱心如意當主人很好看,繼續去客廳上,掌珠帶著四太太進園子。
先指一塊大石頭,奇趣玲瓏:“這是前福王花一萬兩銀子從江南弄來的,說是風水石。”
四太太張大嘴:“一,一萬兩?”
“是啊,”掌珠又讓她看一帶碧水:“這裡跟宮裡相連呢,如果皇上恩准的話,寶珠可以坐著船進宮。”
四太太嘖嘴:“了不起。”
又指了幾處看過,掌珠暗暗得意,四嬸兒最會掐尖的人,如今她能跟著唯唯諾諾,真不容易。
四太太也腹誹她,最會掐尖的人,如今拿著妹妹的府第說話,真不容易。
行了,你能低頭下去,我也能,還是跟在掌珠後面奉承不迭。
這個時候,皇帝去見太后,見太上皇和太后還沒有動身,皇帝陪笑:“孩子們過生日,母后倒不去不成?”
太后哼上一聲:“我不去。”
皇帝勸道:“宮裡哪天沒有閒言,我特地來請母后代我前去吃酒。”
太后淡淡:“去年孩子們過生日我就不怎麼去,就是堵一堵這流言蜚語。說我偏心你表弟的孩子,真是沒道理。”
皇帝笑道:“所以我特地來勸母后不要生氣,您上了年紀,喜歡熱鬧去便是了。”
“不去了,”太后擺手:“我今天只陪你在宮裡,你去批奏章吧。”皇帝退出來,沒一會兒太監來回:“太上皇帶著太子殿下往袁家去了。”皇帝放下心,這也就算母后沒有一直生氣下去。
關於太后偏心忠毅侯的說法,是在袁訓封侯的那一年就出來,同皇帝得位不正,皇位從太上皇起就應該是福王的一樣說得有滋有味,皇帝嗤之以鼻,但一年一年的說下去,太后終於在去年不悅,她是孩子們生日這些過明路的地方她不去袁家,私下裡從不少去。
皇帝孝敬她,在今天親自請太后前往,太后說不去,但太上皇去了,也算皇帝的孝敬沒有白費。
太上皇和太子在大門上分開,太上皇怕主人客人一起來行禮,他只去見小古怪說話,太子往書房裡來。
袁訓正在會人,小二面對他跳腳:“分我紙,分我一半。”袁訓黑著臉對他:“你把我坑得苦,見利忘兄長,梁山王府送我的不分你,皇上賞我的你也休想。”
外面有人等不及,託小子們進來:“客人們還等著。”
小二讓提醒,用手中一把象牙柄摺扇敲敲頭:“我把高天他們忘記。”袁訓問他:“他好似認得我似的,你直說吧,他們是什麼來意?”小二無賴地道:“分我好紙。”袁訓把袖子一拂:“愛說不說,我自己會看。”讓小子們請高天他們進來。
同時進來的還有連淵等人,高天就不好說,只大家寒暄著。外面又有人回:“太子殿下到。”連淵等也就罷了,高天等人眼珠子唰唰放光,跟小二見到加福用的紙一樣。
袁訓暗暗好笑,這一回我可明白了,他們是衝著殿下來的。正覺得女兒招攬賢士的名聲出去,小二湊過來:“袁兄,這裡面總有我的功勞吧?”把一隻手攤開。
袁訓打下去,見高天等人對太子有說不完的話,就招呼連淵等人去園子裡用酒。
高天是小二帶來的,小二不能去,咬牙做一回鬼臉。
接下來客人紛沓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