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幫不了你。
…。
第二天一早,袁夫人寶珠和郡王妃在官道上分手。郡王妃帶著孩子們登船前往京中,袁夫人寶珠帶著三個孩子去大同。
而這一天,寫香姐兒的第二封信到京中。
“這是生得最好的孩子,容貌有父母的長處兼得,如果你見到,也會認為比壽姐兒生得好。但這信可不要給壽姐兒見到,此時不認得字,彼時還不要生祖母的氣嗎?”
這是袁夫人寫的。
中宮勾著嘴角看完,也不會少疼加壽一點兒。比加壽還要好?中宮相信。但不會給自己,中宮也相信。
只有加壽是自己的,中宮想著,就問道:“加壽在做什麼?”
“在玩呢。”
偏殿裡,也傳出加壽的嬉笑聲。中宮安然:“讓她玩吧,孩子不玩還等什麼呢。”等到大了,在這宮裡就要為主,那時候想玩都不成。
加壽正在和泥巴。
一堆篩過又篩的黃土,乾淨得可以用來洗吃過螃蟹的手。幾個小孩子,最大的不超過六歲,全是皇孫們,正和加壽忙得不亦樂乎。
捏一個泥人兒出來,有手有腳有髮髻。宮女過來,送上一個盤子,裡面是才燒製出來的一個瓷人兒。
實在慘不忍睹。
臉沒有形狀,身子也是歪的。但加壽讓跟在後面,送去給瑞慶殿下看:“姑姑,你看我燒的,這個比昨天的好。”
瑞慶殿下給她一笑,加壽頗為得意,又去告訴中宮:“姑姑笑了的。”瑞慶殿下自從鎮南王妃去世,因為沒感情,不見得多難過,但人前端莊不少,為表敬重,這不是害怕誰,敬重這事情,總不是錯。就笑得很少。
只有加壽的小玩意兒,才能讓瑞慶殿下給面子的一笑<;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要知道加壽弄這些東西,也是為了博公主一笑。
殿的一角還放著幾塊大石,數個鑿子。加壽前天還“叮叮噹噹”地捶東西,以為這個能哄公主姑姑笑,半天沒了力氣,又相中和泥巴。
公主跟在她後面,一起去見中宮。和加壽扮鬼臉兒:“你有小妹妹了,壞蛋哥哥就要不疼你了。”
“不會!”這話問到第二遍,加壽就不相信。自信滿滿:“姑姑會疼我的,娘娘會疼我的。”中宮聽到,打心底裡兒疼都覺得不夠,又見加壽扎著兩隻小泥手有趣,正要喚她上來,有人回話:“梁山王妃求見娘娘。”
中宮今天心情甚好,就是心情不好,也不會拂了這丈夫兒子全在軍營的王妃。笑容可掬:“宣。”梁山王妃進來,和加壽走了一個頂面兒,就笑逐顏開,不等坐下來就問:“娘娘,袁家可有信來?”
“有,說孩子好著呢。”中宮自得之色出來。她袁家的孩子幾時不好過?又要可恨。瑜哥兒和璞哥兒現在不知怎麼樣?可恨不給我留下來。
梁山王妃追問:“生得好不好?跟加壽的品格兒相似?”中宮開啟話匣子,眉毛上全閃爍著驕傲:“說生得比壽姐兒還要好,這一定是糊塗話!怎麼還有比加壽好的孩子?”
梁山王妃笑了出來,起身就拜:“我沒有求過娘娘什麼,如今只求您一件事情。”中宮親切地讓她起來,讓她明說。
“娘娘您知道,我就一個兒子。僥倖的,世子妃頭一胎生的,又是個兒子。和袁家早定下親事。按日子算,這是小夫妻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是個緣分。娘娘,我想早抱曾孫,就全指望著您金口玉言。袁家這個女孩子,我們要了。”
中宮半天沒說出話。
你要了?
我金口玉言的把祿姐兒給了沈家,我早許出去不是?
聽梁山王妃絮絮叨叨說王爺父子全在軍中,說王爺幾十年裡沒回來過幾回,又說兒子隨父親,這幾十年裡再不回來幾回,媳婦再跟她似的肚子不爭氣,只生這一個的話,這一個可就一脈單傳,要早成親。
“等袁夫人再生孩子,怕等不及。”
寶珠這已經是第四個孩子,第三胎。女人的身體有個限度,超過限度就不能受孕。子宮損傷過度,不用避孕也一樣不懷。
寶珠要是再也不生,梁山王妃倒是不怕,再選孫媳就是。她怕的是寶珠十年八年以後,身體得到修復又生一胎。老蚌懷珠這事兒有。她的孫子可怎麼等得起?
這就好話說盡,從王爺的功勳說到一脈單傳的不易,說得中宮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