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裡的糖葫蘆,又很少提筆,把三個糖葫蘆分開了畫,一定是這個!
方姨媽開啟信,看上一眼,如雷轟頂般震驚。
那模樣兒,活似白日見鬼的反應之一,驚呆!
“嗚嗚……”丟下信,掩面就哭。不顧這裡是諸多貴夫人們,也不怕別人笑話她。方姨媽一剎時哭得看似傷心無比,哭得瞬間淚流滿面。
廳上的人隨著呆住。
這是怎麼了?
梁山王妃小聲問媳婦:“是不是她女兒有不測?”
世子妃納悶:“沒啊,明珠一頓吃三碗飯,好著呢。”
“那她哭什麼?”梁山王妃和世子妃一同奇怪。
老太太問出來,方姨媽總是她家的人,不能讓她在這大庭廣眾下丟人,免得沾到壽姐兒身上。自從加壽定下親事,又有柳家出來鬧上一場,老太太是步步驚心,步步謹慎,自己也言行諸多注意,也讓老侯管住他自己,不能有半點兒行止差錯,別人要說壽姐兒的長輩不好,以後給壽姐兒添幾點不中看名聲。
“姨太太,世子妃諸將軍夫人們今日凱旋歸來,”老太太也是念過書有文才的,一句凱旋歸來,先讓回來的人喜不自禁,回來人的婆婆母親也都道:“到底年高的人見識比我們足,這話說得多得體。”
世子妃神往自己,我凱旋歸來?
小沈夫人對著母親婆婆祖母噘嘴兒,不好插進老太太話裡面說,悄聲道:“聽見沒有?我是凱旋歸來。”
老祖母上了年紀,都有神思糊塗的時候,就怪小沈夫人的婆婆和母親,是她的親生女兒,癟著嘴:“回去打你們,亂出主意,耽誤她凱旋。”
小沈夫人就得了意,把下巴昂得跟加壽似的。
連尚盧三夫人全是滿意的,看我凱旋歸來,這話勝似美酒讓人不喝也醉。連夫人的婆婆和親家母開玩笑,低低道:“你看咱們是不是也擺個凱旋接風的家宴,這可是女英雄,”連夫人的母親竊笑:“依你依你。”
她們說完,老太太也把方姨媽勸好:“大喜的日子,有話就說,不要哭泣。”
“給!”加壽又把自己的帕子舉起,博得廳上喝彩聲:“再沒有見過這樣懂事的孩子。”知道是誇她,加壽“穩重”地笑出一嘴小豁牙。
方姨媽是不哭了,但又有個驚人之舉,起身離座,對著老太太就是重重一個頭叩下去,叩過又給加壽叩頭,加壽再次穩穩當當:“請起,是長輩,當不得!”
這小小的孩子養在宮裡,並沒有見過外面人幾回,由剛才安席面,已能知道這中年婦人是長輩。
席面上不再是嘖嘖稀奇,嘖嘖有時候是假的,這一回是暗中稀奇。暗中談論:“說她有福澤,我還不信,今天親眼見到,”
“這麼小,又這麼有儀態,中宮娘娘慧眼過人,這親事沒有給皇太孫定錯。”
再看加壽,伸手要後面的宮女抱她下來,這就不能再坐,依到老太太身邊,安安靜靜看著這個長輩到處叩頭。
方姨媽叩昏了頭,對著世子妃王妃諸夫人們一起叩。
世子妃讓人扶起她,詫異地問:“您怎麼了?”
“信上寫了什麼?”小沈夫人急著問。
方姨媽又哭了:“明珠有了,”轉向安老太太:“這是託老太太的福氣,壽姐兒的福氣,寶珠的大恩大德,親家太太和小哥兒們的恩情,四姑爺……多虧有寶珠啊。”
她嘴裡出來一大片,聽得人人發暈,最後這一句才聽清楚,世子妃等人都微笑應聲:“是啊,這事兒全是有寶珠才能成。”
要說女眷們起意去山西,也是看上寶珠生的好孩子,梁山王妃頭一個打發媳婦走,才引出一干女眷去邊城。
方姨媽的下一句:“邊城真是好風水啊。”
“這話說得對!”
“很對!”
凡是說話的人,都是媳婦有了身子的。葛通夫人這一行人都帶出焦躁不安,那兩個有身子的固然羞愧,更是難為情早回來,沒有身子和沒有去的,全遭當婆婆的一記白眼。
沒忍住,就有人冷笑:“這有丈夫不能當沒有丈夫的過,總要體貼一星半點的不是?”只這一句,又紅了媳婦的面龐,也心中能生出不忿出來。
孃家母親的怒容出來,又不好在這裡爭執,憤然忍下。
梁山王妃正要用話勸開,見她的丫頭走上來,湊耳邊說上一句話,王妃吃驚不已:“她竟然能出來嗎?”對世子妃使個眼色,婆媳一起出廳,見大門外面停著轎子,裡面人面上居然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