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訓人才風采都超過他,餘伯南更不願意打扮上簡單,讓他比得牆角縫裡去。
夫妻同出門,怕餘伯南見到袁家孩子又不丟,杜氏把小巧兒帶上,讓她帶上孩子,說是去尋袁懷瑜袁懷璞玩,關鍵時候,也可以抽回餘伯南的心思。
別把心全放到別人家孩子身上,自家有親生兒子不是?
……
“福姐兒,哈哈,老公公我要走了,笑一個,再笑一個,再對祖父笑一下,”蕭觀又去逗兒媳婦,小沈將軍就抱著香姐兒不鬆手。
香姐兒愛好看的。
小沈將軍有個愛好看的老婆,從小養成習慣,把自己打扮成好看的,雖在軍中也不改,盡所能收拾得光梳頭淨洗臉,和袁訓走在一起,總有人去告訴陳留郡王,把你比下去。
陳留郡王每每還不服氣。
這也是他天生愛精潔,表妹在一眾表兄裡面,才最喜歡他。
香姐兒的怪癖,袁訓早告訴他。同回來前,又去青樓洗了個香噴噴。香姐兒一見,就肯讓沈渭抱。
沈渭也是還沒見過兒子,愛子之心移到香姐兒身上,這的確也是他的孩子,以後的兒媳婦。
袁訓都取笑說沈渭是做給他看,沈渭更來勁兒的抱香姐兒。這要走了,也和香姐兒說著話。
“公公要走了,”
香姐兒眨巴著眼,有點兒水氣要冒出來。
“還來呢,還來帶你玩呢,”沈渭趕緊的哄。
餘氏夫妻就這時候進來,見到兩個大人各抱一個小姑娘,一個大紅小錦襖,一個還是襁褓。餘伯南眼睛一亮,奔著襁褓就過去。
這是小小寶珠,餘大人最喜歡這個。
“走開!”蕭觀抱著避到一旁。
餘大人又去看香姐兒。
沈渭說話客氣,但也不讓他:“我們正道別,你別來搶。”
杜氏就推兒子,悄聲叮囑:“去找你父親。”那兒子上去,叫著抱抱,餘伯南抱起他,去尋袁家小小子們。
小巧兒湊到杜氏耳根下,不忿地道:“眼裡就離不開這家的人!”杜氏還沒有說話,眼角邊上,見另一對夫妻過來。小巧兒也直了眼睛。
黑鐵塔似大漢,卻柔情似水。依偎著他的少婦人,豔麗似春風中的胭脂晚梅。一個小小子在懷裡扭著:“我找小爺,放我下來。”
褚大和方明珠。
小小子放下地,一骨碌兒就跑那模樣。兩個中年婦人,都精神不錯,叫著他:“褚大路,不要摔著。”
小巧兒幾乎笑出來。
褚大路?
鋤大路?
方氏就算變鳳凰,也改不了骨子裡的不高貴。這名字是她自己起的,怎麼不叫個鋤荒地?那不更實在。
見兩個中年婦人,小巧兒也認得。這是安家以前的兩個奶奶,現在是太太了,一個邵氏一個張氏。
小巧兒悵然。
見到方明珠大變樣子,小巧兒失落之極,還腹誹她是錯嫁好丈夫。但隨杜氏在袁家見過一回二位太太,這沒有丈夫的人,也過得滋潤如風生水起,小巧兒攬鏡自照,心情就不大好。
褚大路怕人攔他,大叫:“瑜哥兒璞哥兒,我來了,”
一溜煙兒沒了影子。
他是和香姐兒差不多日子出生的人,但跑得飛快,滾地瓜蛋子似的,方明珠穿裙子,時常追不上他。
邵氏張氏笑:“明珠,這是你起名字的緣故。”
方明珠生下兒子來,袁夫人起了個大名,褚德寶。喻意這孩子是褚家得一寶貝,也隱含方明珠幼年失怙,受母親誤導走錯許多路,盼著孩子早早有德。
方明珠感激不盡,又要起個小名。
她對好日子患得患失,生下兒子十足是寶貝,怕生病等一切怕。偶然出門兒,街上有婦人抱著孩子求助,方明珠除去首飾,身上銀子全給她,愛子之情由已推人,是她心中太過在乎這個孩子。
梁山王妃的心思,放大出現在方明珠身上。
丈夫在戰場上,萬一回不來,兒子是方明珠的依靠,雖然她依靠的是老太太和袁家,總是有兒子有盼頭。
萬一回不來,這是褚家的後代根。
為好養活,要起個小名。越粗鄙越好。
狗蛋狗剩的方明珠又不肯,雞貓鴨子不是人名兒,就想到她見過的一個動物。鹿。
進京後,方明珠才開眼,趕集會見過鹿。那鹿家養的,靈氣已不多。到山西后,草場上去過,真正見過野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