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3 / 4)

小說:血衣衛 作者:上訪不如上網

洶湧,各方勢力紛紛而動,太子死了,誰能成為新的太子必將影響到京城局勢,呼聲最高的當屬秦王,別看平日吊兒郎當,論輩分位於諸王之首,又是馬皇后親生,按照慣例,太子之位非秦王莫屬。

秦王同樣一反常態,這些日子安心留在秦王行館,對試圖接近的大臣充耳不聞,一心一意處理起封地大小事宜,無非是想做做樣子給朱元璋看。

朱元璋一臉疲憊,登上石階的腳步從未有過的沉重,朱標的死深深刺痛朱元璋的心,那一刻就如自己精心守護了幾十年的東西,突然間被人打破,那一瞬間的感覺只有朱元璋自己清楚。

換做別人早已倒下,甚至放棄,朱元璋不能,身為皇帝當擁有常人所不具備的忍耐、魄力甚至是冷血。

大明朝此時的爛攤子必須由朱元璋去收拾,誰能成為儲君掌控天下,這是年邁的朱元璋必須解決的問題。

面前放著大臣上奏的摺子,所提都是速立儲君之事,其中所提大多相同,為了大明的安危,天下安穩,當早立儲君。

“立儲,難道就這麼盼著朕早死不成。”朱元璋揮手將那些摺子打落在地,下方太監愣在那,不知是該撿還是不該撿。

“皇上。”

“放在那。”

太監只得照做,朱元璋右手掐住額頭,立刻有太監過來,留在身邊多年,對朱元璋的習性極為熟悉,一旦有無法決斷的事,都會頭痛。

“皇上,要不要奴才捏捏。”

朱元璋點頭,眼睛閉上,任憑太監在頭頂上捏著,腦海中不停浮現出朱標臨死時的神情,帶著不甘、遺憾的眼神,朱元璋靠在龍椅上不由得長嘆一聲。

“皇上,幾位大臣都在外面候著。”

“讓他們進來。”

太監出去,時間不長,幾人緩緩進入,其中幾人位列三公之位,都是當朝權臣,朱元璋身邊的得力助手,平日裡朝廷的大小事宜多是交給這些人處理。

“老臣叩見皇上。”

“平身吧。”

朱元璋擺手,進入大殿這些人大多年紀不小,如此倒也省了不少麻煩,按照身份分成兩列拱手而立。

“今個把你們叫來是想商量一下儲君的人選,別藏著掖著,想什麼說什麼,朕不糊塗。”朱元璋說完看著幾人,算是提了一個醒。

幾人面面相視,得皇上召見那一刻已經猜到,這個時候誰也不願意先張嘴,“太師,意下如何?”

那人咳嗽一聲,“按祖制,當立二皇子秦王為儲君。”

“秦王!”朱元璋搖頭,如果秦王真是那塊料,反而不用有這樣的煩惱,這些年秦王做的荒唐事一一在記,在諸王之中根本沒有起到表率,“立儲為國之大業,可推賢。”

朱元璋這番話幾乎是將秦王否定,另外一人道:“晉王仁義聰慧,當為儲君之選。”

“老臣以為不妥,若立晉王等於破了規矩,其他王爺之中不乏才能出眾之人,一旦心有不服,他日起了爭執,豈不是有損我大明國運。”

“太保大人說的不無道理。”

幾個當朝老臣一時間難以形成決斷,朱元璋看在眼裡,握在手中奏摺順勢丟出,“看看這個。”

“皇上,若是如此,怕是所有王爺都不服!”

第三百六十八章皇城亂(四十六)

朱元璋丟下的奏摺中究竟寫了什麼,面前幾位老臣看罷神色大變,為首之人更是發出驚呼,“若真如此,所有王爺都會不服。”

奏摺開啟,只見上面寫著一個人名字,甚至有些陌生,朱允炆,仁厚忠義,為皇太孫上上之選,叩請聖上恩准。奏摺下方並沒有署名,無法弄清是何人遞上的摺子。

“有何不可?”

“回皇上,歷朝歷代皆是父子相傳,如此才能朝綱穩,天下興,宋時太祖讓賢,兄弟相傳雖引為佳話,卻也頗受猜疑,斧光燭影未必為虛,聖上膝下尚有子二十有餘,可堪大任者不在少數,老臣請皇上打消此念,否則貽患無窮。”

“太師大人所言極是,聖上此舉必然引起諸王不滿,太子世子雖已成年,品行仁厚,可惜,身份不符,同樣無軍功、政績在身,恐難以服眾。”

朱元璋呵呵一樂,“朕也是隻是問問而已,沒想到諸位卿家如此大的反應,太子人選暫時空缺,等朕找到合適人選之後,自會立下傳位詔書。”

“皇上聖明。”

幾位老臣離開,朱元璋坐在龍椅上,太監收回奏摺送回朱元璋手裡,這份奏摺正是出自朱元璋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