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色,李景隆為何人,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兒子,李文忠驍勇善戰,19歲時支援受困池州,大敗精銳天完軍,開國功臣之中位列第三,論戰功僅位於徐達、常遇春之下。
朱元璋對這個外甥極為器重,可惜英年早逝,著實讓朱元璋心疼,其子李景隆繼承曹國公之位,想想自己上一次見到還是一個少年,時間過得真快,此時已經長大成人,開始在軍中嶄露頭角。
舉賢不避親,這個時候朱元璋必然願意用自己人,就算出了問題同樣不會擔太大罪責,所以先是擺出燕王,朱棣確實有些本事,遇到藍玉這種常勝將軍是否能夠取勝不得而知,接著是李景隆,這幾年名聲不小,當然裡面有他老子的一面,年紀輕輕做了曹國公,加上那層關係,他日前途不可限量。
第二百一十五章喜憂參半
朱標死,藍玉反!
每一個訊息足以撼動大明江山,此刻一同發生,皇城大殿之上,朱元璋坐在上面,下方眾人只得躬身等候,整個大殿悄然無聲,朱元璋雖老但不糊塗,這個時候任何人都可以亂,唯獨自己不能,費盡千辛萬苦得來的天下,任何人都無法從自己手中奪走。
“傳旨,命秦王、晉王、燕王率部屬火速趕回京城,提升李景隆破威將軍訓練京城守軍。”
“遵旨。”
有太監取來文房四寶,太傅上前,當場揮墨,寫的一手好字,剛勁有力,寫完之後雙手捧起交給身前太監,太監轉身,上了臺階交給朱元璋過目,點頭示意,有掌印太監取出玉璽,朱元璋接過砰,砰、砰、砰連續蓋上,有了玉璽,眼前這塊黃紙賦予完全不同意義。
朱元璋連續調回秦王、晉王、燕王,同樣有所考慮,如果訊息是真的,就算能夠解決這場叛亂,一個更為棘手問題出現,誰能夠取代朱標成為繼任之君,除了朱標之外,馬皇后還留有三個兒子,虎父無犬子,各個都想爭皇位,有朱標這個大哥在,沒有人敢站出來,朱標一死,其他三個兒子必然要爭個頭破血流,朱元璋有二十幾個兒子,除了幾個小的之外,其他都已成年,難免同樣加入戰圈,到時將會更亂。
年邁朱元璋決心再一次力挽狂瀾,透過藍玉這場叛亂從三個兒子裡面挑選出一個合適人選。
太監取了聖旨交給門外的傳旨官,不敢耽擱,按照所在位置分成四路趕奔三王封地還有李景隆所在軍營這裡暫且不提。
“你們都回去吧,有心了。”朱元璋擺手,身子斜靠在上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