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在得知了黃河沿岸的嚴重災害後,趙永泰向董事會正式提請了孤兒收養計劃提案。並表示如果董事會不同意,趙家也將獨立執行此提案。五天後,董事會透過了該提案。
孤兒收養計劃實際上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少年收養計劃,該計劃接收全國範圍內10-14歲的少年。這些少年將在雄鷹堂進行準軍事訓練、學習、生活,四年正式畢業後將加入護衛隊。
第二部分是接收6-10歲孩童。孩童們將在雛鷹堂裡生活、學習以及進行少量的訓練。四年正式畢業後將按個人情況成為明智學堂二年級生或雄鷹堂三年級生。
第三部分是接收6歲以下兒童,進入保育堂生活。六歲以後進入明智學堂學習生活。
崇禎十年,雄鷹堂更名為台州衛隊學院,弘光二年更名為台州陸軍學院。雛鷹堂於崇禎十二年取消,師生併入明智學堂和衛隊學院。雛鷹堂和雄鷹堂在以後為護衛隊提供了許多優秀的軍官,他們堅毅果敢,訓練有素,且文化程度高,成為以後明帝**隊中的中堅。
合興泰在黃河沿岸大量招收災民以及隨後在全國範圍內大量收留孤兒,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隨後中原地區大規模流民暴亂的規模,併為合興泰在民間贏得了不錯的聲譽。
為了配合大量築路工程的需要,六月,合興泰在寧波修建了一個大型水泥廠,以供應寧波至杭州以及以後浙北地區的築路需求。
六月底,台州船廠完工投入使用。此時,船廠一共有隻有500多船工。
為了能夠造出理想的戰船,四月底,成立了艦船設計組,由趙永泰親自主持,共有包括三名傳教士在內的三十多人。開始了新式戰船的設計工作。
勳貴們在三月從南京送來了福船的全套圖紙,同時,招收的船工們也大多參與過福船的建造。本來大家以為船廠也會建造福船,但趙永泰否決了這個方案。以福船為參考,開始了新式戰船的設計。
福船雖然也是龍骨船,但是其兩頭上翹,使得甲板擺放火炮非常困難,特別是重型火炮。所以才使得現在明軍水師戰船上多是小口徑火炮,根本無法與西方戰艦進行對射,只好靠近戰和跳幫戰以及火燒的方式作戰。這與趙永泰的海戰思想完全不符,單就是這點趙永泰就直接將建造福船給否定了。為了滿足大口徑火炮的安裝使用,趙永泰要求新式戰船的甲板必須是平的。
福船採用的是老式的硬帆,當然,這也是大明目前唯一的帆種。不過早在五年前趙永泰就讓紡織廠生產出了帆布,不過當時是用來給護衛隊製作作訓服。所以趙永泰直接要求新式戰船要使用帆布作為風帆材料。此舉得到了傳教士們的支援。而其他人在試驗過了帆布的強度和耐磨性後,也同意了這個選擇。同時,趙永泰要求增加三角形的船首帆和船尾帆。此時西方已經大量採用船首帆和少量採用船尾帆。兩種帆最大的用處是使得艦船轉向更靈活。所以此時西方艦船都比東方的艦船靈活,在海戰中大佔便宜。
此時,為了能讓船員看得更遠,船臺上都修建了高大的樓臺,但這樣就抬高了船身的重心。使得人們不得不在船的底艙加放更多的壓艙物,通常是石頭。這也就直接減少了船的載重量。所以趙永泰要求在主桅杆頂上設計瞭望塔,去掉甲板上的樓臺,只保留後部的駕駛艙等。此建議讓設計組的人員頓時有恍然大悟之感,一時之間大為感嘆,馬屁不斷。
同時,在船艙設計時,趙永泰要求儘可能多的將水線附近及以下的船艙進行水密艙化設計,也就是將艙體分成許多格,兩格之間的隔門可以阻擋水流透過。這樣可以增加船體的抗沉性,提高艦船的生存率。另外就是物資艙不再統一歸於一層,而是分散到每層,設在每層的中間,以免船體受損嚴重但未沉沒時卻沒有了食物淡水。
另外,趙永泰正式將艦船的分級明確為西式的載重分級,中國長期所使用的料實在是不夠準確。料是一種容積單位,也就是說它體現的是能夠裝載的貨物的體積。但是同樣體積的貨物的重量相差是巨大的,能載兩千料的棉花,載兩千料的鋼錠立馬就沉底了。所以趙永泰要求設計組在設計時要確定艦船的載重量。以便能夠確定艦船的武備能力,也就是配置火炮的數量。在這個時代,火炮的數量才代表了戰艦的威力。
而且由於要配置大量的火炮,艦體的強度要求遠遠超過了商船。要不然一次齊射可能就會讓船體解體。同時高強度的船體也可以增加對炮彈的抗擊能力。所以建造戰船用的木材除了要求抗腐蝕性外,對硬度也有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