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十分勾人心絃,肌膚如雪,一頭黑髮挽成高高的美人髻,滿頭的珠在陽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鮮紅的嘴唇微微上揚,好一個絕美的女子!蒙古女子比起中原女子要開放的多,有點唐人風範,小蝶乃是寧王的王妃,平日這般穿著打扮,寧王也習慣,倒不覺得如何驚豔,倒是蕭琴看得有些目瞪口呆,心道:“爺爺的,誰說古代女子都是小家碧玉的,這不是一個滿園春『色』關不住麼?“
小蝶雙眉微微一皺,目光自蕭琴臉上一一掃過,見蕭琴一臉的『色』相,抿著嘴巴輕輕一笑,跟著白了他一眼,重新將目光在眾人臉上再次掃過,最後停留在脫兒火察的臉上,秀眉一豎道:“大哥,你這是幹什麼?“
蕭琴一愣,道:“大哥!“
眾人愕然向他望來。
朱權道:“想不到蕭公子不知小蝶乃是脫兒火察的妹妹?“接著微微一笑,道:”小蝶乃是蒙古女子,三年前才嫁給本王做了我的側妃,而脫兒火察正是他的大哥!“
蕭琴尷尬的點了點頭,心中卻恍然大悟:“難怪這朵顏三衛對寧王言聽計從,實乃關鍵在小蝶的身上!“
朱權解釋了一番,做了一個請的姿勢,眾人重新回到座位,小蝶瞟了蕭琴一眼,邁著盈盈小步,跟著柳腰一動,落座在朱權的左側的位置上,蕭琴和紀綱鄭和三人,依次坐在了朵顏三衛的正對面,那脫兒火察正好和蕭琴相對,這會兒滾圓滾圓的雙眼狠狠的衝著蕭琴瞪了瞪,蕭琴衝著他微微一笑。
待眾人坐定,小蝶輕啟朱唇,道:“如今朝廷不公,當今聖上聽信讒言,擅改祖制,對諸王削藩,不過數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後,削岷王,廢為庶人,徙漳州。燕王身為諸王之首,遵《皇明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奉天靖難!“說到這兒,小蝶環視了一下眾人,見眾人聽得極為認真,臉『露』得意之『色』,微微一沉『吟』,又道:”燕王憑府上八百勇士以一隅之地,揮兵南下,先後攻克了北平以北的居庸關、懷來、密雲和以東的薊州、遵化、永平(今河北盧龍)等州縣,本以為朝廷會收手,然皇上受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卓敬等『奸』佞之臣矇蔽,派遣長興候耿炳文三十萬大軍於真定,妄圖將燕王扼殺在北平,好在蒼天有眼,就在兩個月前的中秋夜乘南軍不備,突破雄縣,盡克南軍的先頭部隊。繼而又於滹沱河北岸大敗南軍的主力部隊。大敗耿炳文!“
“燕王是一位了不起的巴圖魯!“朵顏衛頭領脫兒火察大聲嚷道,臉上洋溢著興奮。
巴圖魯《五體清文鑑》譯為“勇”,《清文匯書》譯為勇強之勇,勇冠三軍之勇,勇為之勇。勇將即baturu haha。但作為賜號之巴圖魯,乃為勇將,能幹之意。也可轉譯為“英雄”。《元史》中有很多“八都兒”、“拔都兒”、“把都兒”、“八都魯”之記載,此乃巴圖魯之同名異譯。在蒙語中大部分作為人名。偶爾也有作為賜號出現的。但巴圖魯作為一種賞賜手段,大量賜封將士,則在清朝。 “國朝崇尚武功,錫封世襲至為優渥,其臨陣衝鋒尚有賜巴圖魯號者。巴圖魯乃清語,猶漢文稱能幹,諺雲好漢也。” 清代作為對作戰官員的稱號,稱為勇員。有兩種:一種只稱巴圖魯;另一種在巴圖魯上尚加有字樣,分為清字勇號如達桑巴圖魯;漢字勇號如勁勇巴圖魯兩種。
清初,賜巴圖魯名號並不多,而且賜號者多同時賜諡。從天命迄咸豐二百餘年賜號僅三十三人,而且獲贈勇號者均為滿人,且均為武將,嘉道間始及漢人。咸豐時間有文臣,後來文員增至十二人。 而同治朝以後,賜巴圖魯名號已經太過於冒濫,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清廷先後賞賜巴圖魯名號不下幾十人。 並且絕大多數賞賜給漢人,滿人僅英翰、者貴二人。後來,獲得進行賜諡的只有程學啟等數人。此外,洋人畢乃爾也曾獲得清朝賜予的勇號。因此,劉錦藻指出:“雖值多事之秋,宜廣酬庸之典。然聲名卓著者實屈指可數。” 而且還有換給勇號之說。金庸小說《鹿鼎記》中的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就是最有名的巴圖魯了。
蕭琴沒料到頭領脫兒火察會稱讚朱棣,微微楞了一了下,還以為他和朱棣有什麼交情,想了片刻後,才恍然大悟,蒙古人傾慕英雄是他們的本『性』,並非和朱棣有什麼交情,不過見他如此誇獎朱棣,蕭琴心中還是蠻高興的。
“可惜啊,燕王本以為耿炳文打敗後,朝廷定會收手,豈料當今聖上不但沒有收手的意思,聽到耿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