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將軍數萬精兵蹲守在燕王府外,如今的燕王就好比是沒了爪子的老虎一般,雖具有威勢,但早已不復當年的勇猛,是以這次擒王自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這不是更好,如此一來,天下百姓安享太平,朝廷也削藩成功,我等也是大功一件嘛!“趙九陽洋洋得意道。
……………………………………… “哎……?“陳文琦嘆了聲,卻一陣沉默。
趙九陽瞧陳文琦面『露』憂『色』,心中一陣好奇,忍不住道:“好好的,嘆什麼氣,到了燕王府我等抓了燕王便可會京城,天下百姓也安享太平,如此好事,大師兄何以嘆氣呢?“
陳文琦一陣沉默,良久才道:“趙師弟,眼下我大明開國未久,故元朝廷北遁塞外,仍具有相當實力,且一直覬覦中原。北平作為元代故都,邊防根本之地,地位至關重要,燕王自就藩北平一來,便和諸王一切擔當戍邊的大任,如今朝廷的功臣均被太祖洪武皇帝一一除掉,試問如今的朝廷除燕王之外還能有誰抵抗殘元的勢力!“
這幾句話猶如當頭棒喝聽得趙九陽心頭一沉,好一會兒他才猶豫著道:“朝廷不是還有個李景隆麼?聽說此人熟讀兵法,打起仗來還是相當的厲害,就連當年的雄才大略的太祖洪武皇帝對此人也讚賞有加,想必不會差的那裡去!“
“李景隆又是一個趙括!“陳文琦冷哼了聲道。
“趙括?”趙九陽冷不丁的打了個寒戰,腦子裡頓時想起了少時讀書時聽師傅講的一個故事,這趙括乃是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常常和父親趙奢談論兵事,趙奢說∶“打仗,是生死攸關的地方,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任將軍,那麼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了。” 趙括將要出發,趙括的母親也向趙王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趙王別派他兒子去。
後來趙王不停勸告以趙括代替了趙國大將廉頗,全部改變了原有的紀律和規定,輕率地任用軍官。秦國的將軍白起聽說以後,調遣派出變化莫測的軍隊,假裝打敗撤退,而斷絕趙軍的糧道,把趙軍一分為二,趙軍士氣不能統一。被困四十多天,趙軍非常飢餓,趙括親自指揮精兵搏戰,秦軍用箭『射』死了趙括。 趙括的軍隊大敗,數十萬趙軍投降了秦國,秦國全部將他們活埋了。眼下陳文琦如此評李景隆,讓他如何不驚,聽陳文琦如此說,復問道:“如此這般如何是好?“
…………………………………………………
ps:昨晚本來還有一章需要更新的,偏偏電腦出了故障,最後一章也沒來得及更新,這才少了三千字,還望各位書友們不要見怪哦!
第11卷 449章:伏兵
陳文琦嘆了聲沒答話,趙九陽看著他心事重重的樣子,心中不由得一沉,心道:“這麼說,朝廷削藩是錯誤的!“但這話陳文琦自是聽不到。趙九陽嘀咕了幾聲,正欲再說幾句,忽聽的東北處又有一陣馬蹄聲,馬蹄聲聲音有遠至近,瞬間的功夫眾人便覺得耳膜一陣陣的響動,眾人面面相許了一眼,趙九陽臉『色』忽變,一個健步跳到陳文琦的跟前低聲道:”大師兄,蒙古韃子兵又派人來了!“
陳文琦蒼白的臉上微微變了變,順著馬蹄聲朝東北處望去,這時正值中午,陽光普照,只見東北的一處黃少狂飛,一群健馬正迅速奔了過來,行過來了數十丈,方才看清楚馬上來人竟是一群身著大明服飾的官兵正衝了過來,趙九陽一見不妙低聲道:“不會是燕王得知了我們奉命擒王,再次埋伏伏兵吧?”趙九陽的話不大,但透過逍遙的純正內功傳了出去,頓時人人聽得清清楚楚,原本疑『惑』的眾人紛紛拔出了腰間的兵刃,霎時“刷刷刷”的一陣響動,比起那陣陣的馬蹄聲有所之而無不及。陳文琦畢竟是見過風浪,這時瞧那漢人服飾,倒也不慌,微微一沉『吟』道:“大家不可妄動,先看看再說!”豈料話音剛落,武當的那個年輕的道士忽然喝道:“陳師兄多慮了,壓下燕王兵權已削,區區數百個武士,我張雪陽豈能方在眼裡!”眾人乃是一群草莽,平日裡打打殺殺貫了,這會兒見是這麼多的燕王府計程車兵衝殺而來,早已按耐不住,聽張雪陽如此一說,頓時人人點頭。武當弟子更是大聲附和。張雪陽得意的瞧了一眼現場的氣氛,哈哈哈哈一笑道:“是條漢子的,跟著我殺過去,就算死也要殺個夠本!”
……………………………“好,我們聽張師兄的!”武當弟子蠢蠢欲動。
“慢!”一直默默關注東北方向的慧空一聲輕喝,眾人均覺心頭一震,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