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3 / 4)

小說:魂斷大明 作者:生在秋天

的走出來三個人來,為首的一個三十歲上下,身材魁梧,長得面如冠玉,英姿非凡,另一個稍顯清秀,卻也濃眉朗目,英氣勃勃十分的俊逸。二人身後跪著一個容顏姣好的女子,十七八的年紀,頭戴一頂角冠,穿一襲淡綠『色』的裳,外邊又套一件薄薄的絲綢,顫抖著身子跪在二人身後。

“臣,徐輝祖不知聖上駕到!有失遠迎還望陛下贖罪!”為首的男子聲如洪鐘,跪倒在地對建文帝行叩拜大禮。原來這男子正是開國元勳中山王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徐達共四子,其中第三子徐添福早逝,其餘三子,輝祖以長子身份承襲魏國公,成為徐家第二代爵主;二子徐膺緒任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徐增壽生的英俊,又聰敏過人,且生『性』瀟灑,十分討太祖朱元璋喜歡,因此他的官職反在哥哥膺緒之上,榮膺右軍都督府左都督一職。但也正是如此,這位四子平日最為風流,跪在他身後的那名女子便是他好不容易弄自教坊司里弄回來的歌姬,正想娛樂一番,不料被這個平日裡嚴厲的大哥發現了,正喝罵之際,被建文帝聽到了。

第13卷 自古英雄盡解詩

明太祖朱元璋雖沒什麼書,但他做得詩詞比起一般的帝王都要好,尤其是他脫下僧袍,換上戎裝,且有所發展之後,親近士人,好學不輟,才識了些字,讀了些書。尤其是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政務之暇,『吟』詩作文,留下了大量文字。而其詩文水平如何?今日小景帶著大家來瞧瞧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所作的詩詞。

朱元璋所作的詩詞不多,但也留下了不少佳作,今日小景就以故事的形式,展現朱元璋的佳作。

相傳,朱元璋小時候要飯,一日,來到舊縣(今女山湖鎮)獅龍橋酒館要飯,碰上幾個舞文弄墨的傢伙聚在酒館飲酒拿他尋開心。他很氣憤,當場作了上面這首詩予以反擊。

詠菊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示僧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

朱元璋轉戰江淮間,一次,喬裝出行到太平府的一座寺廟般若庵。廟裡的和尚見他為人奇特,就仔細詢問。朱元璋不耐煩,就提筆在牆上寫了此詩。朱元璋登基之後,聽說當年在廟中牆上的題詩早已被人洗去,就下令將廟中和尚押解至京,準備殺掉。他問道:“為什麼要把我的詩洗掉?”和尚靈機一動當即『吟』詩答道:

“御筆題詩不敢留,留時常恐鬼神愁;故將法水輕輕洗,尚有毫光『射』鬥牛。”

朱元璋聽了龍顏大悅,當場下令把和尚全放了。

金雞報曉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多次微服外出巡視。這日在金陵(南京)郊外遇參加進士考試的眾舉子候船。此處景『色』十分壯觀,萬里長江波濤翻滾,雄偉的鐘山虎踞龍盤。有一舉子遙望遠處秀麗的燕子磯,脫口『吟』道:”燕子磯兮一秤陀,”眾舉子一致稱讚:” 好一個氣勢磅礴的起句!只此一句足見你胸襟之博大了。”朱元璋聽了卻冷笑一聲。有人忙上前指責:”先生為何發笑?”朱元璋道:”此句氣魄雖大,只恐難以為繼。”的確,以偌大的燕子磯為秤陀,又拿什麼喻秤桿、秤鉤呢?良久無人為繼,朱元章見狀大笑,說:”待我試續一下。”當即『吟』道:”燕子磯兮一秤陀,長虹作杆又如何?天邊彎月是鉤掛,稱我江山有幾多!”續得巧妙,解得深邃,尤把江山稱為己物,出語更是不凡。眾舉子暗自佩服,卻不知續者乃是當朝皇帝。

詠 燕子磯 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釣鉤,稱我江山有幾多。

朱元璋登基後,帶領文武百官來到燕子磯賽詩時所作。《唐才子傳。張祜》寫到:嘗共謁淮南李相,祜稱“釣鰲客”。李怪之曰:鉤鰲何以為竿?曰:以虹。何以為鉤?曰:新月。以何為餌?以‘短李相’也。李壯之,厚贈而去。什麼意思?張祜是在說,自己嚮往李相,願意以自己為餌,釣李相之鰲。李相就是李紳,寫過“誰吃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張祜是唐代一位比較重要的詩人,詩才詩名雙佳,杜枚曾寫詩讚他“何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無題

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陽宮。

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

朱元璋大宴群臣時詩。

詠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