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3 / 4)

小說:魂斷大明 作者:生在秋天

,發作不得。

酒席上,城樓守將和一干武將紛紛朝朱能、宋忠、蕭琴、謝貴等敬酒,稱讚眾人精忠報國,武藝高強,幾人著實客氣了一番,也不再推辭了,一一喝了幾大碗,酒過數巡後,蕭琴想起不久的靖難之役,心中一動,斜眼朝朱能瞧去,但見朱能面帶憂『色』,正好也朝他望來,二人相視一望,朱能點了點頭,蕭琴何等人物,眼瞧朱能如此,便知燕王府出事了,一顆心早已飛出了燕王府。

燕王府,朱棣居中而坐,兩側分別是朱高熾、道衍、朱高燧、朱高熙、張玉等一干文臣武將。

朱棣陰沉著臉坐於寶座之上,座前案上放著少林至善大師送來的擒王聖旨。韃子犯境的第三日,朱棣就從朝廷探知訊息,當即驚的半晌說不出話來。沒過多久,至善大師的聖旨便到了。接過聖旨,朱棣一時胸堵氣悶,同時又感到無比恐慌,此刻盯著窗外嘴唇了動了動,好半響才打破了沉默:“軍師,眼下如常是好?朝廷居然不顧韃子犯境之際,以天下武林擒王,本王前些日子糊塗,還道朝廷念著本王忠貞,放過本王,沒料到……?“說道這兒朱棣趁著臉嘆了聲。

眾人面『色』沉重,道衍默默的聽朱棣說完,卻不答話。

“怕什麼,來一個我殺一個!”朱高熙不待朱棣說完,便叫嚷著起來。

坐在朱棣左側的朱高熾移動了移自己肥胖的身軀,良久才噓動的嘴唇道:“朝廷這次居然不顧韃子犯境,執意削藩,如此看來,朝廷削藩之心一絕,眼下府外積聚天下武林人士,若是貿然動手,只怕吃虧的是燕王府!”

“哼,天下武林人士,怕什麼?”朱高熙齊之以鼻。

朱高熙皺了皺眉頭,望了一眼這個二弟,這個二弟,自小好武,頗得朱棣歡心。他素來瞧不起這位身材肥碩,連騎馬『射』箭都不會的大哥,總覬覦著這個世子寶座。今日瞧這個大哥說了這番喪氣的話,便抓住機會在朱棣面前損上一把。

朱棣趁著臉,沒答話。目光落在了一言不發的道衍臉上,良久才道:“軍師認為這事任何是好?”

道衍沉思了片刻,方才將目光在朱棣的臉上望了望了,道:“剛才世子所言甚是,眼下朝廷削藩之意已絕,現王爺所轄,僅燕山三護衛而已。護衛編額有限,且必被朝廷耳目關注,眼下天下武林人士陡然而至,可謂措手不及,為今之計,只得儘量拖延時日,待韃子兵一除,料來小兄弟勢必速速趕回,到時以先前之計,定能剋制這番武林人士!”

朱棣素知道衍的能耐,此刻聽他如此一說,心中頓時一顆石頭落地,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喜『色』。正欲答話,忽聽的朱高熙笑道:“軍師也太將蕭兄弟當回事兒了,府外區區數百個武林人士,他們若是安安生生便罷了,若敢尋燕藩半點不是,我朱高熙便讓他們出不了北平城!”高煦冷哼一聲道。

朱高熙平日裡便是喜歡目空一切,他不光看不上長兄高熾,更不把蕭琴方在眼裡,如今道衍、朱棣、朱高熾事事依賴蕭琴,他恨的牙只癢癢,因此這才忍不住大方豪言。

朱棣皺了皺眉,這個二兒子很多地方都像自己,唯獨『性』子太狂了些,他小身喝道:“不得胡言,這等大事豈可胡說『亂』來的!”

朱高煦天不怕地不怕,唯獨怕朱棣。朱棣聲音雖不大,仍讓他脖子一縮,算是暫時安靜下來。

“軍師繼續說!“朱棣目光轉到了道衍的臉上。

道衍思索了片刻,繼續道:“眼下韃子犯境,朝廷以天下武林擒王,足見朝廷削藩之心!”

朱棣趁著臉,眉頭微微一皺,良久才從嘴裡“嗯”了聲,顯然是同意道衍的意見。

道衍瞧朱棣點頭,繼續道:“一旦胡患得除,以老衲看,朝廷定然會對王爺動手,現下王爺所轄,僅燕山三護衛而已。護衛編額有限,且必被朝廷耳目關注,一旦朝廷騰出手來,大軍壓境,只怕倉促之間,王爺難以應付啊!”

“軍師所言有理,以軍師所言,本王眼下該當如何呢?”朱棣盯著道衍道。

眾人目光移動,落在了道衍的臉上。

道衍嘴唇動了動,道:“朝廷已先後削掉了”周、代、齊、湘等諸王,如今未削藩的藩王除了殿下之外……?“說道這兒道衍停了下來。

“十七弟?”朱棣遲疑的望著道衍喃喃的唸了句。

寧王朱權,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齒序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寧王,二十六年,就藩大寧。大寧在明初期為軍事重鎮,朱元璋為防關外蒙古勢力,封朱權於大寧,與燕王朱棣等王子節制沿邊兵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