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掃過,他並未多說,將昨夜寫的文案放到桌子上攤開。“諸公,今日集議,只談論三事。”
“第一,我欲劃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弘農郡單獨為一州,命名雍州,諸位以為如何!”
話音剛落,滿廳沉寂,落針可聞,文武皆露出驚色。
片刻後,法曹掾向朗率先起身,拱手說:“啟稟主公,此事恐有不妥!”
“為何?”王旭笑問。
“主公,劃分郡地倒還可行,可天下諸州的劃分,乃是國之大事,若主公劃之,恐落人口實,言主公有反漢之意。”向朗回說。
“此言有理!”決曹掾伊籍點頭符合,起身奏道:“主公,依屬下看來,現在還不宜如此劃分。”
“有何不可?”
郭嘉突然出聲打斷,起身言道:“司隸之名,全因我大漢曾經都城所在,為了有別於天下諸州,凸顯尊崇,因而得司隸之名。可如今都城早已東遷至兗州境內,其已是尋常州郡,司隸之名本就不太妥當!”
“我贊同奉孝之言!”沮授適時接話:“將其改名為雍州乃是良策,若上報朝廷,必然應允!”
伊籍和向朗彼此互望一眼,沒有再多說,坐回了原位。
眾人都明白,所謂的朝廷認可,也就是曹操認可,小皇帝在曹操掌控之下,其意見已經不太重要。只是個權利象徵。
此事若細想片刻。便知曹操必然會應允。甚至頗為高興,因為他遷都之事本就大受質疑,如果由王旭這樣坐鎮一方的重臣提出這樣的建議,待批准後,便能讓他更加名正言順,至少從此沒有人會再質疑遷都之事,對其也有好處。
王旭當然想過這些,眼見郭嘉、沮授出言後。眾人都沉默不語,便笑著接過話去:“既然大家都無反對意見,那此事便就此定下,隔日我親自上奏陛下,設法勸其批准此事,得個名正言順。今後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三郡之地,也改為馮翊郡,扶風郡、京兆郡,以便於稱呼。”
“而這雍州之地也需要人管轄,依我之意。今後便以法正為雍州刺史,治所長安。”
“賴恭轉任京兆太守。治所長安。”
“張既為扶風太守,治所槐裡。”
“楊洪為馮翊太守,治所高陵。”
“習珍為弘農太守,治所弘農。諸位可有異議?”
“習珍?”
眾人面面相覷,對於法正、賴恭、楊洪等人的任命沒什麼意外,他們的才能都擺在那兒,就連張既,雖然是降臣,可人家在鍾繇麾下的時候,政績三輔第一,又有武略,精於謀劃,是可用之才。
可習珍卻是襄陽習家的人,雖一直效力兵曹為官,但並不是很顯眼,因而讓眾人有些不解。
辭曹掾劉祥很快起身奏道:“主公,習珍雖然頗通政務,效力將軍府多年,各項事宜的經驗也很豐富,可他從未展現出足夠的武略,與其從兄習禎相比,頗有不如,弘農乃邊境之地,讓其出任,怕是不妥!”
“哈哈哈……”王旭還沒來得及出聲,沮授反倒率先大笑:“劉公此言差異,這習珍不但通武略,而且遠在其從兄之上,近年提出了數百條軍政方面的建議,又大部分都採納,只是其人不喜爭功,不喜炫耀,因而不被大家所知,甚至其武藝也頗為不凡。”
劉祥早年曾是大漢的蕩寇將軍,名望頗高,因而很受眾人尊重,皆以劉公相稱。
“公與所言不差!”王旭笑著接過話去:“習珍幾次上奏於我,都頗有見地,此人可堪重任。況且弘農太守今後不再掌主力兵馬,防務皆由各大軍團負責,他只是掌管內政和郡縣府兵,協助駐守弘農的軍團而已。”
“原來如此,倒是屬下誤會習珍了!”劉祥非常相信沮授的目光,更聽懂了王旭的話,當下放心地坐回位置。
王旭笑笑,沒有再多說此事,隨之介面:“此外,魏延卸去了漢中太守一職,專職統軍抵禦外敵,那麼漢中和武都二郡皆無統管之人,今後便以楊阜為武都太守,王謀為漢中太守!南陽高順也卸去太守一職,專職統帥東方軍團,護衛州郡,原豫章郡丞閻圃,功勳卓著,經善謀略,接任南陽太守!”
話音落下,廳中一片沉默,無人發言。
這次調動,雖然變化不大,可廳內的文臣武將都明白,今後政軍之間算是徹底分割,將軍不管政事,太守不管軍隊,只是這麼多年來,早已經慢慢習慣這種體制的他們,並沒有出言反駁。
王旭靜靜安坐片刻,待眾人心裡琢磨完剛才的任命,才再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