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諸葛亮的顧慮
初次見面,諸葛亮便展現出了他敏銳的觀察力,或許感覺沒什麼了不起,可要在那幾個眨眼的時間裡,就注意到並不顯眼的細節,並做出推斷,是非常難的,常人的腦子裡幾乎都是考慮如何接待,來人是誰,哪會去觀察每一個細節。
心思縝密!反應機敏!
這是王旭對於諸葛亮的第一印象。
隨後,諸葛亮將他和龐統帶進了家中,親自沏茶相待。
三人席地而坐,龐統與諸葛亮閒聊幾句,便出聲問說:“孔明,今日前來,怎麼僅見你姐妹幾人,子瑜與令弟諸葛均何不見人影”
“他們隨叔父出外遊玩,恐要入夜方歸!”諸葛亮輕搖著羽扇說。
龐統笑笑,倒也沒有多問,趁此時機將話題轉開,若有深意地說:“孔明,你可知我與主公今日來意?”
“略有猜測!”諸葛亮的微笑很具親和力,讓人有種如沐春風之感。
“那你做何打算?”龐統急問。
“唉!”諸葛亮嘆口氣,並沒有說話。
見狀,王旭趕緊接道:“孔明先生,我乃誠心相邀,請求閣下出山相助,共謀大業,何故嘆氣不語呢!”
諸葛亮抬起頭來,看了看他,似乎想說些什麼,可最終又再度止住。
這種神態讓王旭可沒轍,什麼都不說,欲言又止,根本無從入手,當下看向了龐統。
龐統似乎更為明白諸葛亮的想法,頓了片刻說道:“孔明,我的眼光你當知曉。主公乃是當世明主。如今投效也正得其時。況主公今日親自前來,誠心相邀,為何還有顧忌?”
諸葛亮沉默以對,似乎在顧忌著什麼。
王旭此時很疑惑,心中盤算著他的原因。
按說劉備之所以三顧茅廬,以誠意來打動諸葛亮,那是因為不得其時,諸葛亮雖然覺得他是個明主。但在那時恐怕已經明白,其要得天下殊為不易,曹操、孫家都已成就穩固大勢,極難撼動,因而不欲出山。
直至最後劉備以誠心打動,他又覺得自己有機會實現心中抱負,這才肯出山。
可現在這情況,無論是時機、還是局勢、都是有利的,那麼諸葛亮最大的猶豫會是什麼呢?
忽然間,他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了至關重要的一點。
但沒等他說話,龐統已是搶著勸說。將之前從他口中得知的事實,一五一十講了出來。
龐統很懂諸葛亮,明白其心裡的傾向。
果不其然,諸葛亮聽完龐統所言,儘管竭力剋制,卻仍舊露出複雜之色,驚歎說:“王將軍果真仁義明主,以如今天下之勢,執有此仁義之劍,安定天下之霸業,何愁不成!”
“既然如此,孔明何故這般遲疑!以你我二人之才,若協力相助主公,必能使得天下早安!”龐統厲聲急問。
諸葛亮輕搖著羽扇,神色複雜,沉寂好一會兒後,才將目光悠悠轉向王旭,拱手問說:“王將軍,將軍府如今賢臣良將無數,皆是功勞卓著之輩,鄙人若效力帳下,恐難以發揮所長,徒養閒人罷了。”
果然如此,王旭頃刻間明瞭,雖然諸葛亮說的委婉,但他懂了,與他剛才想到的一樣。
這是要權!
龐統何等機敏,微微思量,已是明白其意,猶豫著看了王旭一眼,才出聲回說:“孔明,以你我二人之才,無論安於何職,皆能卓越,早晚必能獲得主公信賴,何必重於一時?”
王旭並未接話,打算靜待兩人論完,瞭解更多後,再做決斷。
諸葛亮則是從草蓆上起身,緩步走到門處,背對著二人眺望遠方田野,久久不語。
良久之後,他才陡然轉身,羽扇指著門外道:“王將軍,鄙人雖遠在江東,卻曾聽聞將軍府於數年前曾動亂,對否?”
王旭心中一突,但還是誠懇地點頭:“不錯,當年我曾北上,有人圖謀不軌,意欲挑動內亂!”
“將軍!”諸葛亮笑了,羽扇輕搖:“恕鄙人妄言,奸人挑撥恐怕僅是外因,內亂之核心還應是派系之爭!”
“嗖!”王旭從地上猛然竄起。
他有些坐不住了,在別人看來,將軍府向來是上下一心,可事實上,三大派系的問題,已經越加凸顯,若不是因為他有絕對的權威,又有郭嘉這個謀主絞盡腦汁周旋,恐怕早就暴露在世人面前。可此事連將軍府文武中,都少有人從大局上察覺,若天下皆知,那可真是大大不妙。“孔明先生從何處知曉!江東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