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1 / 4)

“此後,只需派遣使臣向朝廷要來揚州牧一職,便可去荊州解釋豫章乃是揚州之地,以我為首的江東將士不服,擅自做主,這樣的外交辭令豈不簡單?然後,主公可再度與其重修舊好,晾王旭也不敢兩線開戰。”

“等這麼拖著王旭不能入蜀,無法擴漲實力,待我江東徹底穩定下來,兵強馬壯,還懼他不成?那時便再也不用看其臉色度日了。此事,雖然主公不會做,但我們做成了,主公最多責備幾句,不會太過怪責。”

這番話顯然打動了孫策,臉色變幻不定,可良久之後,卻是悠悠嘆了口氣:“但現在王旭明顯已經提防,如何能成?”

“哎!”周瑜嘆了口氣,也是有些沮喪。

兩人都沒有再說話,靜靜行回了驛館……

接下來幾天,王旭親自與江東使臣們周旋,同意了軍事上的連結,並向全天下宣告,以震懾北方豪強。

具體事務上,則只是涉及到小規模的軍事聯合互助,至於江東要出兵幫助奪取益州的事,王旭越想越不對勁,很快就明言拒絕,至於幫忙打劉繇倒是可以,但在益州平定之後,還需要江東付出一些代價。

這等於沒說,等王旭平定了益州,勢力暴漲,而孫家卻還沒拿下劉繇,那雙方已經不可能在一個平等地位上了。

五日之後,臘月二十一,孫策只能帶著不太滿意的盟約返回江東!

公元196年的年關,註定是詭異的,戰亂多年的華夏大地,竟然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和平。

天下所有諸侯都偃旗息鼓,除了盜匪外,沒有任何戰事存在,河北袁紹偃旗息鼓,休養生息。

失去了鬥志的公孫瓚,仍然是窩在他的幽州,坐擁雄兵割據一方,盡情享樂。

曹操迎得陛下東歸定陶,更是忙著控制朝堂,同時進一步整頓和穩固兗、豫二州。本來他意欲遷都潁川許縣,與歷史上一樣,可因為王旭在南陽屯駐重兵,時刻威脅著潁川,他不得不搬到更東邊的濟陰定陶。

袁術早先派遣大將紀靈率軍攻打劉備,劉備兵少,便向徐州的呂布求援,同時,袁術也寫信讓呂布別管,兩方都極為忌憚呂布。

可呂布擔心袁術奪取沛國之後,威脅到他,所以出面調停。當時紀靈不敢同時面對呂布和劉備,懇請呂布不要插手,呂布假裝處在劉備和袁術之間很為難,就說讓天來決定。

隨後將方天畫戟放置在大營的轅門前,他隔著一百五十步以弓箭射枝尖,如射中,兩家罷兵,射不中,他就不管了。沒想其箭術驚人,一箭而中。

紀靈無奈,不敢同時面對兩方勢力,退兵而回。

這雖然使得袁術與呂布之間的關係有些緊張,但卻因雙方彼此忌憚,而無法興起戰端。

司隸地區,因為皇帝被曹操強勢接走,大小諸侯紛紛失勢,名義上依附了曹操,但卻不完全聽使喚,各自佔據地盤自保,只是短時間內也相安無事。

就連西涼也停火了,馬騰、韓遂兩人再度聯合,整軍備戰,看那態勢似乎想在來年入侵司隸。司隸地區的百姓本就已經遷徙大半,餘者看著這副態勢,更是絕望,大量民眾南遷至漢中,或從武關進南陽,或北渡黃河去幷州,或東進潁川。

總之,富饒繁華的司隸出現千里無人煙的景象,再無當年盛況。

這突然間烽煙盡滅的景象,既有些不可思議,又在情理之中,可以想見,平靜中醞釀的,必然是更猛烈的風暴。

深處繁華襄陽的王旭,仍然感受到了這種暴風雨前的寧靜,但他已經無心去管他事,只想在家人的陪伴中,度過一個安穩年,半個月之後他就將再次踏上征程。

而且,這一次,他沒有退路,無論敗給劉璋還是敗給時間,他都沒有撤退的選項,活下去,或者——死!

ps:這一卷“雄霸一方”結束了,不知大家可還滿意?明天將開始新的一卷,新的開始,求訂閱!(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路大軍

公元197年正月初十,大漢衛將軍、荊州牧、洮陽侯王旭登壇宣讀繳文,以劉璋陰謀侵襲他郡、謀害朝廷大員、未經朝廷任命而自領益州牧三大罪責為名,起兵討伐,同時派人快馬錶奏朝廷,以名正言順。

總計共發騎步兵十二萬,並兩萬水軍,徵調民夫和後勤人員十多萬,號三十萬大軍,分水路兩線進擊,浩浩蕩蕩開往益州,威勢震驚天下。

水路由趙雲領軍,軍師郭嘉為監軍,徐晃、張靖、周智、管亥、宋謙等荊州大將為副,攜五萬步兵、兩萬水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