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玲生的很是乖巧,因為她是秦嫂的遠房親戚,所以秦嫂提攜她,讓她近身伺候過傅夫人一段日子。因此,阿玲還說出了一個她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事情。
兩年前戶部尚書府中的太夫人做壽,傅夫人自然是要送一份禮。這女人家送女人家的禮物,無非都是金銀珠寶。
有時候,人真的就有自己的死門。讓傅夫人效仿傅將軍舞刀弄槍上陣殺敵,就算是把她丟到山裡一個人走夜路那都是小菜一碟,可是要做出那貴婦模樣,她這麼多年都沒習慣過。以至於這要送什麼禮物,都十分的頭疼。
宮中賞賜的東西珍貴,可那不能送人。於是傅夫人只能自己親自去挑選。誰知剛巧就碰上了肅國公府的張夫人。張夫人十分熱情的幫傅夫人選了一套羊脂玉鐲,傅夫人喜歡的不得了,當即就買定了這一套。可誰都沒想到,這副玉鐲子鬧了一個大笑話。
原因不在鐲子本身,而在於就在前不久,尚書夫人嬌縱的小女兒,剛好就因為同樣一副鐲子,在進宮看望自己的姐姐時得罪了正得寵的張婕妤,也就是現在的張貴妃。當時張婕妤諷刺了一句,大致的意思是什麼人戴什麼貨,這些民間的俗物,就只能由那些俗人去搭配。
傅夫人送了這樣一份鐲子,毫無懸念的讓尚書夫人覺得傅夫人這是在提醒自己尚書府得罪肅國公府,得罪張婕妤的事情。現在她在太夫人的壽宴上送的這玉鐲子,成色樣式都適合年輕人,這哪是給太夫人挑的禮物?分明就是幸災樂禍!順順利利的就讓尚書夫人記恨上綏國公府。也將綏國公府打入了張家一行列。在之後的許多宴會上,尚書夫人也死死咬著傅夫人的身份問題和她那隻下得廚房出不得廳堂的舉止,打趣諷刺,樂此不疲。
這件事情還沒有完,幾天之後,阿玲有一日的假期,便和秦嫂出來買一些刺繡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