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像不該出現?他充其量覺得那位客人身份很尊貴,至於尊貴到什麼程度還要看那位客人身負什麼使命。
而事實上,歷史中的劉徹很是有在緊張時刻出遊的傳統,在與匈奴交戰期間不止一次地玩失蹤,在交戰最激烈的時候甚至還跑到前線(朔方)慰問前線將士,他是一名異想天開、敢作敢為的君主,條條框框似乎很難限制?
鴻翎急使回報的訊息瞬間就被參謀們整理出來,淮南一系在最初階段的節節勝利遭到遏止,形式正在往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
劉安進攻六安的作戰計劃剛剛有所進展順利的跡象馬上成了泡影,在最有希望的時候捱了頗重的一巴掌,六萬餘淮南的精銳部隊在竇嬰刻意的示弱下一頭鑽進了陷阱,中伏之下六萬只逃出了兩萬餘。領軍大將陳由被俘,副將晉昌還是因為跑得快才逃過一劫。
可以想象巨大的落差給淮南一系特別是劉安帶去了什麼,他們從來都沒有小看竇嬰,可以說甚至是非常重視竇嬰,他們唯一地錯誤就是對局勢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劉安被自己的侄子耍了,大大的耍了一把,若不是他小心謹慎的留了一手。大傷元氣之下戰爭也不用打了。
華夏曆來的戰爭就是講求謀略。兩軍主將尤其喜歡研究對方的性格。講求‘知己知彼’的效果,如此一來戰爭還沒有開始打雙方主將地‘交戰’其實就已經開始。雙方主將地心戰看似簡單,但是每一步都關乎道戰爭最後地結局,如此一來也就有了片面的形容,存在名將與庸將的名稱差別。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林斌怪怪地笑著,他顯然又想起歷史對漢武的評價:“顯然那是一次有預謀的佈局。先是示弱,然後再適當的拋棄一些不關緊要的城池,吸引淮南軍地悍將驕兵的輕兵突進。可惜謀略的目的是達到了,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只吞了淮南的四萬士兵。”
韓安國客觀評論:“佈局之人與執行將領無法合拍,前線將領顯然沒有遵守軍令搶先發動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