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當五嶽盟主令旗一出現,他就覺得事情很不妙,隨即又想起師傅即將固定的官方身體,馬上抬出官面話來干擾。
哪知道嵩山派本來就跟東廠有所勾結,哪裡會懼怕區區的一城之守,那個釋出號令的嵩山弟子冷哼一聲,冷冷的回道:“哼!身為五嶽劍派中人,竟然不聽五嶽盟主的號令,更說出這樣的話來。果然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劉師叔是與魔教勾結的偽君子,教出來的弟子也是狡詐得很。”
“你說什麼!”
若是這嵩山弟子的語氣委婉一點,劉正風的七個弟子肯定不會這麼惱火,但是現在涉及到師門的臉面,想不拼命也不行了。
率先動手的是師門榮譽感最強的三師兄,一路基礎的衡山劍法就如水銀流瀉的施展出來,朝著那個沒有帶劍卻戴一套奇怪手套的領頭之人傾灑而去。
劉正風不愧是劉正風,教匯出來的弟子也不是一般的貨色,單單從這一次的攻擊就可以看出這個三弟子比諸所謂的青城四秀都要強上一籌,大約接近小說裡這個時候的令狐沖的劍法修為了。
當!
哪知道這個掌旗的嵩山弟子來頭更大,他可是嵩山派大嵩陽手費彬的最得意弟子,手底下的功夫一點也不遜色於華山的令狐沖。只不過他一直以來不顯山不顯水,只在嵩山派裡小有名氣而已。
劉正風的三弟子根本料想不到一個籍籍無名的嵩山弟子竟然有如此的修為,一見照面就破去自己的全力一攻。
這嵩山弟子也是吃驚。他是一個自傲的人,自以為自己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將來必定是嵩山派的頂樑柱,不想今天遇到了一個這麼棘手的對手,倒是引起了他爭強好勝之心。
這麼一下,嵩山派的“嵩陽手”與衡山派的“衡山劍法”開始正面對撼起來。勁氣撞擊之聲響個不停,場面極端的精彩。
原本雙方的實力是伯仲之間的,但劉正風的三弟子所學的僅僅是基礎的“衡山劍法”而已,而那嵩山弟子的“嵩陽手”是江湖上有名的武學,按照等級換算,“嵩陽手”的地位在衡山裡與劉正風的“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同等,由此可見其中的差距。
這一套“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乃衡山派上代一位高手所創。這位高手以走江湖變戲法賣藝為生。那走江湖變戲法,仗的是聲東擊西,虛虛實實,幻人耳目。到得晚年,他武功愈高,變戲法的技能也是日增,竟然將內家功夫使用到戲法之中,街頭觀眾一見,無不稱賞,後來更是一變,反將變戲法的本領滲入了武功,五花八門,層出不窮。這位高手生性滑稽,當時創下這套武功遊戲自娛,不料傳到後世,竟成為衡山派的三大絕技之一。只是這套功夫變化雖然古怪,但臨敵之際,卻也並無太大的用處,高手過招,人人嚴加戒備,全身門戶,無不守備綦
謹,這些幻人耳目的花招多半使用不上,因此衡山派對這套功夫也並不如何著重,如見徒弟是飛揚佻脫之人,便不傳授,以免他專務虛幻,於扎正根基的踏實功夫反而欠缺了。
即使是深沉寡言的劉正風,在師父手上學了這套功夫,平生也未曾一用,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劉正風的諸多弟子為何學不到這一絕學了。
呃!
一個悶聲,劉正風的三弟子接連退了數步。
對方不僅在武功上高出自己一籌,連所佩帶的武器也是好得可以。可別看那對手套不怎麼起眼,竟然不懼他手中的利劍。兩項劣勢之下,原本勢均力敵的場面最終以劉正風的三弟子落擺告終。
“承讓了……”
這嵩山弟子倒是沒有趕盡殺絕之意,與小說裡嵩山派趕盡殺絕的歹毒形象大大不同。
不過師門的任務就讓他不得不繼續幹下去,問道:“既然你們敗了,那就乖乖繳械投降吧,無謂的反抗只會平添更多的殺戮而已。”
***********************************
(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我數字站的國術書不寫了,這本書以後是一天二更,希望大家能給點動力,最好讓收藏數達到要求哈)
第六十三章:以殺止殺
第六十三章:以殺止殺
“既然你們敗了,那就乖乖繳械投降吧,無謂的反抗只會平添更多的殺戮而已。”
說話之人名叫費仲,乃是大嵩陽手費彬的子侄,在嵩山派裡有“小嵩陽手”的稱號。不過他有今日的成就可不是因為是費彬的子侄,而是因為他的天資,他的刻苦。
話說回來,大嵩陽手費彬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