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鬥就會從你等圍剿汪直,變成毫無營養降低逼格的潑婦罵街,你可是白蓮教的二龍頭,堂堂韃靼國師,能幹這樣的事嗎,啊?
李子龍:……好像很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關於汪公公罵人,如果用陝西話東北話閩南話廣東話輪流來一遍應該會很帶感→_→
第102章
這樣的場合;不請郭鏜就太說不過去了,誰讓人家是大同巡撫呢;這位從頭到尾沒出過一分力,但是依舊坐享其成分享了一部分勝利果實的大同巡撫;也名正言順地坐在了席上。
不過汪直可沒有給他什麼好臉色;席間汪公公將捉不到李子龍的憋悶悉數轉移到了郭鏜身上;幾個略帶惡意的玩笑便把郭鏜調侃得滿臉通紅;下不來臺;不僅如此,他還叫來一名美貌婢女奉酒,這侍女別的事都不用幹;就專門給郭巡撫灌酒;直把他灌得醉意醺醺;人事不知。
汪直這一番作弄;看得唐泛哭笑不得,但他知道汪直並非全然在賭氣瀉火;看似衝動的舉止背後;其實也是另有用意的。
一來;汪直以前因為萬貴妃的緣故;雖然沒有旗幟鮮明地投靠萬黨,可也屬於萬黨的邊緣人物,只是他向來有自己的主張,不可能像東廠尚銘那樣對萬黨言聽計從。
結果因為上回他暗中幫助太子的事情,萬黨就將他從“自己人”徹底劃撥了出去,甚至還派郭鏜到大同來給他添堵,這使得汪直很惱火,他對郭鏜的態度,實際上也是在表明自己徹底與萬黨劃清界線的態度。
從今往後,汪直與萬黨,可就算是形同陌路了。
二來,不管成化帝再昏庸不管事,作為一個皇帝,他肯定不會希望自己的大臣全部勾結起來坑蒙自己,就像他對萬貴妃百依百順,但也同樣會在某段時間內免去她弟弟的職務以示警告一樣,兩者並不矛盾。
所以汪直這一番姿態,其實也是做給皇帝看的。汪直與萬黨不和,雙方互相告狀,皇帝估計不僅不會煩惱,反倒還會高興才是。
至於皇帝最後會傾向誰,那就看誰的黑狀告得更有水平了,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三來,汪直既然傾向太子,就應該拿出誠意,跟郭鏜鬧翻的事情,別看遠在大同,其實也很快就會傳到京城去,同樣會傳到親太子的人耳中。
更重要的是,如今王越和汪直立下大功,功高者易遭人妒,適時暴露一些弱點,別人才會更放心。
所以別看汪公公肆意妄為,囂張到無法無天了,在官場上混,一舉一動背後都暗含深意,若是不能看明白想明白,那隻會死得很快,不是被當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