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是五姑娘讓婢子去後廚找點吃的,她說她想吃金絲棗糕,可是席上沒有,因為五姑娘常在這裡玩兒,當時也有賀家姑娘和鄭家姑娘她們在場,婢子就先去了,誰知道棗糕還沒做好,便聽說,聽說五姑娘……”
她口中的賀家姑娘和鄭家姑娘,一個是賀軒與韋氏的女兒賀媛,一個是鄭舉人的女兒鄭清清。
另外當時在場的還有幾戶人家的少爺。
大家都聽見了韋朱娘跟婢女說的話,也都證實了婢女所言非虛。
賀媛與鄭清清又被叫來問話。
她們被這件事嚇壞了,說話也結結巴巴,半天說不利索,雖然平日裡看漂亮的韋朱娘不順眼,可那都是小姑娘之前的爭風吃醋,賀媛與鄭清清顯然從來沒想過韋朱娘會死。
實際上在翁縣令來之前,她們已經被盤問過一輪了,現在所說的話跟之前嚴禮告訴唐泛的,沒有太大出入。
兩人都說自己都聽見了賀澄與韋朱孃的爭吵。
爭吵之後,賀媛與鄭清清當時正在假山,她們覺得不能就這樣出去,要是被韋朱娘看見,肯定會尷尬——高門大戶的女孩子儘管年紀小,於人情世故上卻已經懂得不少。
所以她們便從假山的另外一個方向離開,又到別處玩了好一會兒,這才回去找韋朱娘。
賀媛與鄭清清在老地方看不到韋朱娘,還以為她跑開了,直到那群去給韋朱娘摘花捉鳥的男孩兒也回來,四處找不見人,便發動韋家的婢女僕從一道找。
還是一名婢女在井邊發現韋朱娘掉的珍珠耳環,從而發現了異狀。
最後果然從井裡撈出了人。
翁縣令聽罷就皺起眉頭:“那韋朱娘落井之後,總該發出求救聲罷,難道你們都沒聽見?”
眾人都說沒聽見。
在翁縣令問話的時候,唐泛便走到那口井邊,彎下腰,探頭望去。
他發現沒人聽見韋朱孃的求救聲是很有可能的。
因為那口井的水位特別深,一眼看下去,只能看見黑乎乎的一片,看不見水面的反光。
而且小女孩落水之後本來也就只能掙扎撲騰兩下,加上聲音又微弱,如果當時剛好沒有人從那裡經過的話,確實是有可能聽不到的。
他專注地看了半晌,又走到韋朱娘身邊,掀開蓋在她身上的白布,執起她的手細細察看。
因為有兩名錦衣衛在旁邊,眾人瞧著唐泛在屍體上摸來摸去,也沒敢說什麼。
此時翁縣令已經問過許多人,他們的口供都是對得上的。
韋朱娘落水的時候,沒有人在場。
但是落水之前,賀澄與韋朱娘爭吵過,這一點賀澄自己也承認了。
所以問題就在於,韋朱娘到底是自己不慎落水的,還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