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幾個,也為他的話逗得忍俊不禁,“起來吧,你這狗才!”
“奴才言語失節,請皇上恕罪。”
“其實,你的話也並非無理。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嘛。”皇帝挺直了胸膛,深深地吸了口氣,對他說道,“其實,朕何嘗不想放開一切,安心享樂一番,只不過,國家現今雖然百業興旺,百姓終究還是困頓已久,朕又怎麼好為一己私慾,……”
“皇上乃是天子,並無私事可言,又怎麼能說是一己私慾?”肅順立刻說道,“皇上就是責罰奴才一個大不敬的罪名,奴才也要大膽反駁一次。”
皇帝使勁瞪著肅順,後者不敢和他做劉禎平視,但筆直的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任由皇帝的眼神在他身上來回掃動,良久,他擺擺手,“此事,戶部那邊怎麼說?”
肅順心中大喜,知道有這樣一句話,就說明皇帝終於還是動心了。“回皇上的話,奴才還不曾和戶部會商此事,不過奴才和內務府的舊日同僚議定過,起這樣一處園子,不會超過三百萬兩。”
“這麼少?”一句話出口,皇帝就知道自己口誤了,“朕是說,怎麼這麼多?”
肅順心中暗笑,面上絲毫不露,“奴才和內務府的同僚商議過,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借用當年舊有景觀,全然新建的,不過十之三四而已。故而花費也不會太多。”
皇帝沉默良久,終於擺擺手,“此事,再議吧,朕再想一想。”他忽然轉過身來,對肅順說道,“還有,你現在是山西巡撫,少和內務府那些人摻和!”
“喳!”肅順朗聲答應著,又追問了一句,“皇上,奴才請皇上的旨意,內務府現今所造的,園子的燙樣,可還要接著做嗎?”
“燙樣?什麼燙樣?”
燙樣是由雷廷昌在親自動手,逐一施展家傳技巧。說起來,這樣的工作和後世所常見的搭積木、七巧板差不多,燙樣做成之後,絕對不是死硬呆板,相反,每一處景緻、每一間房舍,都是能夠自如活動的,而且,若是皇帝不喜歡哪一處景緻,哪一間殿閣,都可以隨時取下拿走,不會於整體有任何影響,更加不會出現需要回頭返工的情況。
當時肅順和明善籌劃時,雷廷昌連參議的資格亦不具備,一朝權在手,為了自炫才能,當然要修改圖樣,希望更能迎合皇帝的所好。
“雷老兄,”明善向他說:“皇上不喜歡大內,只愛住在園子中,原因很多,第一,大內的宮殿,死氣沉沉;第二,宮內有許多前朝的妃嬪,規矩又嚴,皇帝有禮法拘束,處處不得自由。如今建造新宅,一定要顧到皇上不喜住大內的這兩個原因。”
“嗯!嗯!”雷廷昌沉吟著答說:“我知道了,新宅第一,要新奇;第二,要隱秘;
第三,還要方便。”
“對!對!一點不錯。雷老弟,你就照這三點再去動腦筋,修改圖樣。”明善又說:“既要隱秘,又要方便,好像有點矛盾,恐怕不容易做到。如果做不到,寧可要隱秘,方便不方便再說。”
“我去想法子,大概做得到。”
“不是大概做得到,是一定要做到!”肅順在一邊說道。
第144節 初議修園(4)
過了有十來天,燙樣的工作終於完成了,擺放在肅順府中,請眾人圍過來,一同觀看,只見後廳一張大方桌,桌上擺著一圈用硬紙折熨而成的房屋樣子,門窗隔間,無不具備,只是具體而微。
“你仔細看看,其中有何奧妙?”
明善初看,一無妙處,圍著一座大殿,左右兩列曲尺形的平方,平淡無奇,定睛細看,發覺結構奇特,穿門入戶,有著意想不到的境界。看似無路,一折卻又別有天地,再用手去推動,千門萬戶,上處右通,想來隋煬帝的迷樓亦不過如此。
“原來這就是隱秘!”明善恍然大悟,“這就是方便。地在宮外,來去不受限制,是方便,重門疊戶,誰也不知道皇上住在哪裡,是隱秘。”
“就是這話!”雷廷昌勞作數日,終告竣事,心中大有得意,在一旁解釋道,“不過方便,不僅止於外來方便,到了裡頭也方便,因為有許多捷徑,一時也說不盡,且先請示了皇上再說。”
“慢慢!等我先弄明白。”
明善和肅順幾個這天在肅順家從下午開始,便琢磨這一圈模型,將出入道路,隱秘機關,以及哪棟房屋可做哪種用處,搞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方始罷手。
“這座樣子,怎麼送進宮去?”
“拆卸裝箱。”
“好!你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