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軍機處的幾個人都是朝中耆宿,前朝故事無不明晰,即便有那心中不以新政為宜的,也不能不承認,這十餘年下來,比之道光一朝,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遠的不用提,咸豐七年和咸豐十一年兩次對外開戰,大獲全勝之外,使得列洋各國再不敢有半點輕視之心,參詳道光年間辦理夷物的耆英、琦善所留筆記記載,和英人交涉時,對方的那種狂妄和驕橫,簡直難以贅述,而到了咸豐朝,總署衙門上下從無所感,不得不嘆息,時逢明主,不但是家國之幸,也是人臣之福呢
聽許乃釗以此建言,皇帝久久不能置一詞,人主之榮,在他而言並不是很放在心中的,有著特殊經歷的年輕天子,嘴上雖然不說,但心中多少有一些自得之意,如今聽許乃釗這樣說話,沒奈何的嘆了口氣,“便是朕準了下面的人的奏請,如今距離六月初九不足半月,還能來得及嗎?”
“來得及的。”奕久未出言,這一會兒也忍不住了,“萬民感念聖德,有心報效,臣弟等下去,即刻擬旨,用不到一旬之期,臣弟保證,就可以諸事妥貼,一如前年盛景。”
“那,好吧。今年就熱鬧熱鬧。不過今後,可不行了啊。”
幣制改革一事在眾人看來還沒有什麼,畢竟這也是實際存在的問題,但閻敬銘針對李鴻章奏摺上的內容而提出的成立銀行,暫時不通之處,請洋人幫助料理解決一事,在行文內閣的時候,引起了極大的反彈
在知會內閣的公函中,閻敬銘提出,由戶部撥銀五百萬兩作為資本,開設公辦第一家銀行。銀行業務的經辦,可以向外國人請教。接著又列舉了許多條銀行的好處,朝臣中善於理財的除了閻敬銘,要數肅順,傾身絀聽,深感興趣。“外國的銀行,跟我們中國的銀號、錢莊,看起來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俗語所說的,在‘銅錢眼裡翻跟斗’,其實大不相同,收支出納,別有法度。所以主事者是否得人,關係成敗。”
閻敬銘說到這裡,略停一下,然後揮一揮手加重語氣:“我們的銀行不辦則已,要辦,就得要用洋人。擬說帖的克米隆,是上海滙豐銀行的總經理,咸豐七年接手到現在。滙豐銀行本來是賠錢的,經過此人極力整頓,生意蒸蒸日上,現在已成了上海外國銀行的領袖,克米隆的聲望亦遠達東西洋各國。若能得他之助,我敢擔保,我們的銀行一定辦得發達。”
說完,請眾人表示意見。禮王世鐸看看肅順問:“亭公,你看怎麼樣?”
“我贊成。不過,第一,銀行是外國人的叫法,我們不必強與相同,仍舊以稱‘官銀號’為宜。”
“見得是”肅順是皇上面前第一寵信的大臣,能夠得到他的支援,於銀行的建設和發展都是分外有利的。因此,閻敬銘趕緊介面,“戶部既有‘官錢號’,不妨再設‘官銀號’。這個名稱改得好,於體制相符。”
“第二,要辦就我們自己辦,何必用洋人?”
“你不用洋人,人家卻不相信你戶部。”
這脫口一答,真所謂語驚四座。世鐸勃然變色,面容扭曲,“這叫什麼話?”
閻敬銘自知失言,趕緊又作解釋。“這決不是人家看不起我們戶部,因為在商言商,最要緊的是主事者的信用。我們的官銀號設了起來,要跟各國通匯,譬如說,現在我們在倫敦要付一筆款子,需用甚急,照各國銀行通匯的規矩,一個電報去,就會如數照付。如果我們官銀號的司理,不為洋人所知,人家如何放心?用克米隆就是要利用他的聲望信譽。”
這一解釋,總算能自圓其說,世鐸微微頷首,表示領會。肅順本來怕他二人意見不合,將此一樁好事打翻,如今見此光景,才算放心。“茲事體大,一時也無法細談,既然亭公贊成,那麼,這件事就交戶部議奏。各位看,這樣子辦,使得使不得?”
等了片刻,見無人答聲,世鐸點點頭,“那,就請繼園老兄多多辛苦吧。”。
第125節幣制改革(2)
第125節幣制改革(2)
成立銀行,改行幣法兩件大事同時操辦,讓杜翰忙個不停,若只是忙碌也就罷了,偏偏熱河內外,朝野上下對這樣的事情都是一副冷眼旁觀的態勢,除了閻敬銘那裡,根本得不到半點助力,每件事都要自己親力親為,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難道是他們有意如此?還是根本不把皇上的旨意放想心上?
和閻敬銘說上幾聲,後者想了想,立刻明白過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不過是為了害怕日後銀行建好,斷了他們的進項,因此故意站幹岸,心中只盼著官銀號建不下去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