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忤,反而大喜,若是就此能夠入得肅順的府中,今後還用得著怕那些討厭的清流嗎?想到這裡,他先一步站了起來,肅手相邀,“九爺,請。”
避開恩豐兩個,二高到內堂落座,由高峒元的徒弟,一個眉清目秀的小道童給兩個人沏上茶水,端上果盤點心,供兩人享用,簡單寒暄了幾句,高峒元問道,“九爺,這一次中堂大人……”
“哦,是這樣的。”高九問道,“聖駕還京了,道長可知道嗎?”
“這,略有耳聞,聖上北上禦敵,率軍苦戰俄軍,一戰而功成,再戰則開列疆土,我大清百姓,皆為皇上英明神武、指揮若定而歡欣雀躍,百姓慨嘆,時逢明主,實在是天下人的福氣啊”
“嗯九附和的頻頻點頭,一直等他說完,這才開口說道,“便是如此了。皇上回京之後,宮中出了一檔事,……”他停頓了一下,故作神秘的說道,“此事僅限你我,要是有第三個人知曉此事——道長學識深厚,這等事關天子的大事,一旦洩露出去,有何下場,想來不必我多多分說吧?”
“啊,自然,自然。”高峒元又是緊張、又是興奮的瞪大了眼睛,直愣愣的望著高九。等著他說出下文。
“皇上回京,乏透了的身子,與幾位主子娘娘又是數月不見,難免震卦一回。但不料,某位宮中的女主子,與皇上琴瑟不諧,弄得萬歲爺龍顏震怒,多日來很是不愉——不瞞道長,我家老爺,日夜為此煩心,總想著找個什麼辦法,為萬歲爺紓解一二。”
聽到這裡,高峒元自以為聽明白了,不過是尋美以獻嘛但他立刻知道,事情不會那麼簡單,若是如此的話,又何必要找到自己頭上?肅順的權勢在朝野之間誰不知道?要真想找一個好女進獻給皇上,有的是人聽用呢因此只是靜靜的聽著。
“不過嘛,我家老爺也說了,皇上的脾氣,有別旁人,女色之事,雖是聖心所好,但其中更有一節,便是……”高九儘量放低了聲音,和高峒元耳語幾句,最後說道,“咸豐七年,皇上南幸兩江之地,迴鑾途中,聽我家大人奏陳過之後,心中多有遺憾,若是能夠在京中一近佛家芳澤,自然也就是君父所大喜過望了。”
這是個出乎意料的難題。高峒元門下多有清客篾片,他也知道在江南有一些玷辱佛門的勾當,京中這樣的首善之區,自然不能容這樣名為尼庵,實為豔窟之處的留存,但實際上,還是有的。不過這其中有一個難處:這樣的地方,從來是富商巨賈屈身相就,還從來沒有像其他輕吟小班那樣,可以‘出條子’的呢但肅順派人把難題拋過來,就是再難,也一定要做到。不然,賞齎未至,自己的一條小命怕就保不住了。
想到這裡,他沉吟了一下,“此事,容小道思量數日,如何?”
“需時多久?”高九說道,“我家老爺在皇上面前可是打過包票的,最遲不過破五,就要有嘉信的”
“請九爺上覆中堂大人,初五日之前,一定有所回覆。”
“那就好。”高九把事情知會到,並不多坐,起身告辭。臨到門口的時候,又站住了腳步,“道長,還有一句話要講在前面。”
“是,請九爺吩咐。”
“萬乘之尊的一國天子,身份貴重,可不敢以那些風塵女子胡亂改扮而成——否則的話,一旦事發,不要說是你一身難保,就是我家大人,怕也要受你牽累——這其中輕重,道長三思。”
高峒元還真是打算著在自己的門徒之中找一個清麗可人的,打扮好了,送進宮中,不料給高九想在了前面,這一下,可就得另外想辦法了、。
送走了高九,高峒元思索良久,終究還是沒有什麼好區處——這自然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一旦成功,不但可以入得肅順的青眼,進而能得皇上召見,言語奏對上人見喜,賞賜個一官半職,不過是萬歲爺一句話的事,但要自己如何說動住持,將人帶出來呢?高峒元轉念一想,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憑自己在北京城中的交遊廣闊,便不信辦不下來
當下命人將往來拜年的一應賀客盡數擋駕,自己乘一方小轎,從萬福居出來,直奔城西——潭柘寺邊不遠處,就有一處非箇中人不能進入的小尼庵,住持名叫釋渡閒,庵中有人數很是不少尼姑,還有一些帶髮修行的女弟子,表面上看起來吃齋唸佛,實際上,做的都是皮肉生涯。
京中有趕廟會的舊習,逢三土地廟、逢四花兒市、逢五逢六白塔寺、逢七逢八護國寺、逢九逢十隆福寺,都是又熱鬧又繁華的所在。而且,京中的旗下人家,風氣與別不同,有一句俗語:雞不鳴,狗不咬,十七八的姑娘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