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1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老師不必認真,”曾國藩笑了,他說,“聊為驚人之語,以為破悶而已。”

“滌生,這就是您的不對了,這是什麼時候,你還有心情開玩笑?”翁同書在一邊嘀咕著說道。

曾國藩收攏了笑容,正色說道,“倒也不是開玩笑。”他說,“如今於老師最不利的,便是叔平老弟不在京中,否則,以叔平老弟的聖眷,此事縱使訓斥,也絕不會鬧到這樣的地步。皇上最念舊情……便是看在翁小兄的面子上,亦會大事化小了。”

“不過,叔平不在也是好事。”曾國藩話鋒一轉,又說道,“老師,聖心之中於朝局怕要有一番變動了。即便不是傷筋動骨的,也一定會掀起極大的波瀾。”

翁心存心中一動,今天在鏡殿見面之後,皇帝把自己打發出來,只留下了一個曾國藩,君臣兩個說些什麼,誰也不知道。現在他和自己說這樣的話,是什麼意思?

他也不說話,只是望著曾國藩,“老師可還記得,高宗朝劉延清上章參劾張廷玉、訥親之事嗎?”

翁心存臉色大變。劉延清就是劉統勳,是乾隆登基之後一力提拔,用以對抗張廷玉、訥親等前朝老臣和宗室親貴的一把利刃。乾隆八年之後,張廷玉和訥親兩家的門生、子弟在朝中任職者眾多,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就是在這時候,劉統勳上了一份奏摺,參劾這兩位朝廷大員,一時間萬馬齊喑,等待著皇帝的決定。

乾隆並未藉此機會打掉張氏一族在朝中的勢力,反倒撫慰有加,但經過這件事之後,開始逐漸的清除朝中舊臣,一直到高宗十年,將張廷玉逐回安徽桐城老家,之後更借用兵不力的由頭,陣斬訥親于軍前,徹底將大權收歸到了自己手中。

思及前情,再想想自己這一次所遭遇的空前重譴,翁心存大約的明白了,“我明白了。”

翁同書也聽明白了,“即便如此,又如何只拿我翁家人開刀?載垣多年來貪墨成風,反倒給皇上體恤有加,這算什麼事?”

翁心存心中一片迷茫,連兒子口中頻出的大不敬的話都沒有注意,曾國藩為他解釋道,“其實也不是致意要拿老師下手,不過是天假其便而已。”

翁心存認真的想了想,“同書,你先出去,爹和滌生有話說。”

“爹?”

“你出去!”

第112節 借勢生威(4)

等翁同書出了書房走遠,翁心存才繼續和曾國藩說話,“皇上的意思是,要藉此機會,整肅朝臣了嗎?”

話問得很籠統,曾國藩的回答卻並沒有半點含糊,“正是如此!當年鶴舫公去職幽居,我去看他,穆相說,皇上登基年來,只是將前朝舊臣去職而止,並未更行臨以重課,總算是仁厚心腸了。”話題一轉,提到了今日之事,“此次事發,想讓皇上就此及身而止,怕是不可行了,倒不如順應帝意,徹底的整肅一番,老師以為呢?”

翁心存真的是做官做得久了,越來越膽小,“那,我當如何呢?”

於是,曾國藩掰著手指頭為他一一點算,“載垣不過以旗人領班,即便是鬧出再大的風波,也是礙不到他的頭上的;文祥掌理總署衙門,閻丹初奉旨管著戶部,這兩個人都是新晉之資,料想也不會受到什麼衝擊;餘下的,就是老師您、學生、還有孫英和了。”

“學生想,此事一出,不等旁人,孫英和便會第一個上表奏劾,與其等他第一個,不如交由學生,左右皇上有意藉此生事,……”

翁心存忽然打斷了他的話,帶著疑惑的口吻問道,“若是說,常熟翁氏佔盡一縣士紳大半,這話還算有點道理,皇上疑我,也是應有之義。只是,訥親所指者為何人呢?”

“這,學生也暫時摸不到頭腦。”曾國藩說,“皇上登基以來,滿漢並用,然究竟是我漢族官員在朝中更有地位,若說朝中有訥親、鄂爾泰之流的宗室親貴,能掣肘朝局,學生卻怎麼想也想不出來有這樣一個人。”

“哦,你接著說,接著說。”

“如今之勢,只有行以退為進之法,皇上看在老師年紀老邁,更是多年來於朝政有大功勳的份上,將奏摺留中不發,是為最美;同時請老師修書與叔平、崇白水等人,上章求懇,一來為朝局穩妥計,二來為舊情縈心,皇上也不會斷然處置的。”

翁心存低頭默然良久,方始抬頭,“既然如此,一客不煩二主,就勞滌生擬個稿子吧。”說罷對外呼喝,“來人,把大少爺請過來。”

父子師弟幾個在書房中商談良久,擬了兩份奏稿,一份是曾國藩個人所上,參劾翁心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