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伏兵引得吐蕃人入甕,利用谷峽地形以及陷馬坑幾乎悉數殲滅了吐蕃人的輕騎兵。失去了騎兵的速度優勢,即便九曲軍逃出了雙龍谷,亦不會有膽量追擊自己。只要高秀延抗住正面回援的吐蕃人,這三萬唐軍便可以悉數從河口繞回青海。
不過讓少年憂心的是,雄武、振武兩營的將士並沒有及時與自己回合。戰前他特意囑咐了王小春不要戀戰,阻止吐蕃人從雙龍谷直接突破即可。可是看這情形這小子顯然已和吐蕃人幹了一架。鮮于瑜成派出的斥候回報,通往婆論驛的山路被巨石阻塞,從山原上望去,谷中盡是吐蕃人的屍首。很顯然,王小春沒有滿足於虛張聲勢,佈設疑兵以嚇退九曲軍,他竟然憑藉一千預備軍坑殺了近五千吐蕃精銳!
此時李括心中又憂又喜。
喜的是以王小春為首的唐民們透過這場戰鬥徹底證明了自己,找回了丟失已久的自信。相信他們不日便可融入隴右唐軍特有的文化氛圍中。憂的是這孩子太過意氣用事,沒有遵照自己事先的命令。倒不是李括小肚雞腸,實在是軍令如山。放在他這也就是責備幾句,若是換了嚴苛的主帥說不準就要殺人立威了。
正所謂戰場之上無兒戲,作為軍人所能做的只是服從。若是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這仗還如何打?
“括兒哥,小春他們會去哪裡呢?我們如果按照既定路線走的話,應該往南而不是西啊。”張延基打馬而來,沉聲問道。
李括搖了搖頭道:“照理說我們應到三十里外的凌山與他們回合,但巨石阻住了山路,我們只能繞道婆論驛了。”
周無罪了頭:“你這分析的還有幾分道理,沒辜負哥哥我的一番苦心吶。”打了一場大勝仗,銅武營自上至下皆是心情大好,整個軍營的氛圍甚為和睦亢奮。
周無罪也鬆開了緊繃的神經,恢復了在長安時的嬉皮模樣。
李括夾了他一眼,佯裝微怒道:“沒大沒小的,哪裡還有半分禮儀規制。”
周無罪撇了撇嘴:“說誰重視禮制我都信,但要說你李七郎拘泥那些俗物,本天才可是要笑的吃煎蛋了。”
“你,你敢取笑我!”李括笑罵著給好友肩窩一拳,心情分外舒暢。
這段時間以來,大夥兒一直高強度的跋涉行軍。一面要擔心吐蕃人的哨騎,一面還要應付惱人的蚊蟲,著實將身子繃成了牛筋。
此役大勝後,怕是離回家不遠了吧?
李括抬首朝北望去,石堡城此刻的爭奪應該已經到了白熱化。哥舒大帥讓他在五月底前發起進攻,而他足足將水漫九曲的時間提前了三日。這樣一來,留給唐軍正面攻取石堡城的時間便大大增加,拿下石堡已只是時間的問題。
‘家’,這個字眼現在看來是那麼的甜美。沒有華麗辭藻的修飾,沒有三千太學的傳誦,卻憑藉連結遊子征夫的那根紐帶牢牢的綁縛了自己的心。
這個四正方朗的方塊字蘊著太多的感情。''家裡有孃親燒的一桌好菜,有孫叔諄厚怡人的教誨;家裡有小六、德子嘿嘿的傻笑,有夫子博士官音講授的儒學…
嗯,還有阿甜做的香噴噴的煎蛋。
沒有曲江池畔的水波不興,沒有華清宮內的胭脂水暖,但家卻蘊著一抹暖人心脾的味道。這份味道,獨一無二,無可比擬。
誰言少年不知愁,只是未到相思處!
“李將軍,瞧您那副魂不守舍的模樣,不是念叨杜大小姐了吧。”濮大錘砸吧著大嘴,嘿嘿傻笑,一副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模樣。
“啊!”李括正在神思,突然被濮大錘一聲拉回了現實。
“嘿,連你也敢打趣本將軍!”李括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我看啊,你是傷的還不夠,真該讓吐蕃人多在你身上劃拉幾刀!”
知道李括是說的反話,濮大錘也不較真,只是雙手搭在胸口,作西施捧心狀,哀哀道:“如此,人家可以傷心死了,你這個負心漢!”
看五大三粗的大男人裝出一副小女兒形態,李括直是哭笑不得。說來也怪,雖然自己手下這些弟兄常常不拘禮節,還盡喜歡給他鬧騰,可他卻從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他希望給大家創造出一個相對輕鬆的氛圍,在緊張逼仄的軍旅生活中給袍澤們以慰藉。這是銅武營的規矩,這是他李括的規矩,至於別人怎麼置喙就不是他想管的了。
“要我說,李都尉是真性情好男兒!”李晟此時被人抬在木板上,亦是嘴上不落閒兒。他加入銅武營較晚,卻從沒有把自己當外人。從其他袍澤的口中,他多多少少也聽到了自家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