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3 / 4)

小說:旌旗 作者:童舟

後續的很長時間都不會擁有屬於我們偉大蘇維埃自己的鐵甲!請您向偉大尊敬的最高統帥斯大林同志提出建議吧!這關係到我們偉大蘇聯坦克工業的發展,這是關乎命脈至關重要的事情,讓我們的鐵甲洪流傲視整個歐洲的根本保證啊!”

基洛夫自然知道科什金對於蘇聯坦克工業的意義,科什金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的著名設計師,之前其研製的A20和TB系列坦克取得了成功,紅色郭留洛夫重工業廠的塔西諾夫一直為其設計車身,原本就要採用革命姓的斜面裝甲,防護能力也將大為提高。

張學武給基洛夫的圖紙,實際上就是放大版的T…34坦克,而且是安裝的大炮塔的,在底盤上參照了KV系列坦克,所以才讓科什金感覺到無比的驚豔,因為其的設計思路與其的完全相同。

可以說T…34坦克不僅繼承了БТ坦克優秀的機動姓能,火力和防護能力也有極大飛躍,優異表現也壓倒了KV…1重型坦克,歷史上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樣車之前,蘇聯領導層就決定同意用T…34裝備蘇聯紅軍,但是T…34坦克卻直到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才駛離哈爾科夫的工廠生產線,後人稱為T…34/761940年型,之後二輛T…34在進行哈爾科夫到莫斯科以及斯摩稜斯克至基輔和哈爾科夫的長途行駛試驗中,給在莫斯科紅場觀摩試驗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T…34坦克的快速列裝與斯大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實際上任何一種坦克在未經受實戰考驗之前,包括T…34/76在內的各型蘇聯坦克也存在明顯缺陷,主要是沒有全部配備車際無線電聯絡裝置,一般是幾輛T…34中只有一輛指揮坦克擁有無線電裝置,坦克之間聯絡還依靠旗語。同德國主戰的各型坦克無論是Ⅲ、Ⅳ、Ⅴ、Ⅵ基本都配備無線電臺,協同作戰能力相差甚遠,所以當編隊行進作戰時難以充分發揮坦克的優異姓能,特別是遭遇突發情況時應變能力差。所以由一輛姓能不怎麼樣的Ⅲ號坦克,擊毀多輛T…34的戰例屢見不鮮。

而且T…34坦克無論在裝甲、火力還是動力方面都堪稱均衡,車身裝甲厚度都是四十五毫米,和德國的三、四型坦克相當,但正面裝甲有三十二度的斜角,側面也有四十九度,炮塔是鑄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裝甲厚度六十毫米,側面也是四十五毫米,車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面裝甲有兩點好處,首先炮彈擊中後容易彈開,並使得穿甲彈威力大減,其次根據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來的炮彈,擊中斜面裝甲以後,需要穿過的鋼板厚度相當於三角型的斜邊,因此T…34坦克四十五毫米厚三十二度斜角的正面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九十毫米,而四十九度斜角的側面裝甲也相當於五十五毫米,其與T…54的傾斜裝甲是同等道理的,以至於採用複合合金裝甲的T…54的三十九度傾斜裝甲的侵入厚度為二百二十毫米。

在動力方面,科什金一直準備採用蘇聯設計師莫羅佐夫特地為T…34研製了著名的十二缸39升V2柴油發動機,功率五百馬力,使其公路最高時速達到五十五公里,這樣就可以與豺式輕型坦克抗衡,而且V2柴油發動機的另一個優點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六十升,車身兩邊各掛一個容量三十九升的後備油箱,行程可達五百四十公里。

相比之下,德國四型坦克才一百六十公里,而虎式坦克行走九十公里就得再次加油,但柴油發動機的缺點就是廢氣排放濃煙滾滾,坦克無法隱蔽。

而且T…34另外一方面潤滑油備量是一百四十公里而且也要受拋錨率的折磨,因此仍然不可能一次開行數百公里,和先前的BT…7一樣,T…34使用美國專利的克里斯蒂底盤,這種底盤的負重輪軸上面裝有巨型減震彈簧,可承受劇烈的上下顛簸,T…34的履帶將近五十公分寬,而德國坦克的履帶通常只有三十公分寬,以上優點使T…34具有超強的越野機動能力,這是蘇軍裝甲部隊大縱深攻擊戰術的硬體基礎,在冰天雪地的東線戰場,T…34可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馳騁,被德軍稱為雪地之王。

可以說科什金傾注裡全部心血的T…34專案的下馬,讓科什金鬱悶糾結了好長時間,可以說之前一切的一切都是資料,鐵騎坦克替他做了完美的實戰試驗?看看現在還有誰敢在進行質疑?加之對德國人豺式和豹式坦克破解的速度較慢,以至於熱河方面的鐵騎逞威,現在科什金可以說終於揚眉吐氣了,現在那些之前倡導什麼學習德國人,超越德國人的傢伙恐怕該閉上嘴巴了。

(未完待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