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濉�
問:有讀者認為本書太順了。
答:確實很順,基本上就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可是大家發現了沒有,除了劉邦以外,一個新興勢力的崛起都很順,譬如唐朝建立時幾乎是百戰百勝,就算是失敗也不過區域性戰爭的小敗,並沒有影響戰局。還有朱元璋起來的時候,幾乎也是百戰百勝,當年的解放戰爭也是如此,一個戰役剛剛結束,第二個戰役勝局已定,接著又是大勝,最後打過長江,所向披靡。這個問題除了人心之外,我覺得也是運氣問題,任何一個開朝的君主如果沒有運氣恐怕是不行的,不過這個書友的問題我會考慮,額,好好研究好一點的劇情,儘量不讓大家失望。(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一第二百六十一章:長夜漫漫
爾泰顯然也不是蠢人,聽劉弘遇這樣一說,心裡也按理說明軍剛到,正好趁著長沙城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才是上策,可是為什麼城下的明軍到了城下不作出任何攻擊或者挑釁的動作而是駐紮在十幾裡外呢,難道坐等著援軍而來,須知攻城戰講的是時間,守軍拖得起可攻方卻不能持久,那麼,明軍到底想做什麼?
齊爾泰想不明白,劉弘遇也是丈二的和尚,二人沉吟許久,終於還是劉弘遇笑了笑道:“不管如何,長沙城有了緩口氣的時間,只要援軍一來,至少還有一拼之力。”
齊爾泰點點頭:“大人說的是,在下就巡城了。”
齊爾泰起身告辭,劉弘遇微微嘆了口氣,回到內宅,指揮家人繼續收拾細軟,做好逃亡準備,他手上沾滿了同胞的鮮血,扼殺了許多反清的抵抗,自知明軍一定不會放過自己,因此,到了城破之日,他便可趁亂迅速換上百姓的衣服帶著家眷出城逃竄,雖說守土有責,可朝廷要的是替死鬼,他劉弘遇並沒有失政的地方,一切的罪責都可以歸咎到總兵科哈多和齊爾泰頭上,京城裡頭還有些熟人,家樹大根深,與孝莊的關係又是極好,定然能保住他的性命,劉弘遇篤定的想著,他乃是漢軍正藍旗人,與那個京城裡家門閥同在一旗,再加上當年他劉弘遇與養量一起剿過匪,這樣的交情家不可能不管他。
婁底的李定國大軍也開始啟程,向長沙進發,幾日之後,長沙城下三軍聚齊,十萬大軍引頸相望著長沙城,給長沙城牆上的綠營們很大地壓力,在此期間,明軍倒也組織了幾次進攻,大多是用火炮轟城,搞得城內的綠營心神不寧,城牆也被炸的多處坍塌,只是明軍並沒有正式出兵,在長沙東面地一片群山之中,一支磨刀霍霍的明軍在李霄的組織下隱伏其中,只等著魚兒一個個上鉤。
………………………………………………………………………………………………
海都城一如既往地繁華,自工商興起以來,整個海都城幾乎被這種濃重的商業氛圍包圍,商人成了許多人嚮往的職業,生意變成了極為體面地活動,甚至商業性的邸報賣的比學術政治八卦方面的邸報要好地許多,城區不斷的擴大,至今為止,由於城區與開發區的擴張,臨近的一些郡縣只好拆了城牆,變成了海都城區的一個片區,五十萬人口由於大規的向南洋各地招工,大量地農民湧入城市做工變為了七十萬,到處都是勃然的生機。
與繁華地城區相比,正中的皇宮卻是一如既往地安靜,瞿慈的肚子日漸拱起,朱駿每日與周雪兒都過去問安,倒是那個安妮公主很是落寂,這個地方她是一天也呆不下去了,可是她又走不出去,只能在花團錦簇地囚籠裡唉聲嘆息,一下子倒是顯得成熟了不少。
朱駿也是頭大如鬥,為了照料瞿慈,陪她多說說話,取消了幾次早朝,一下子朝廷裡炸開了鍋,大臣們覺得這是昏庸的象徵,什麼事都得有個習慣,取消早朝的理由似乎充分,可是一次兩次可以,次數多了說不定這人有了惰性將來皇子生出來了你不上朝怎麼辦?幾個大臣聯名上奏了幾次,不見效果,朱駿依然故我,其實也並非朱駿不願理事,當皇帝的其實管的不多,除了一些天災和大工程以及軍事需要過問一下之外,還真沒多大的事,每天大清早這麼隆重的早朝,嗦嗦一大堆,怎麼也不能切入正題,絮絮叨叨說了半天也議不個屁來,真正解決問題的還在內閣,所以朱駿更傾向於到內閣裡過問事務,可是朱駿的愛理不理讓一群老頭子不高興了,於是更多人上奏。
朱駿現在對付這些大臣已經有了心得,你越是搭理他們,他們越來勁,說著說著就開始翻老底,說皇上想當年你在廣西的時候,被追到四川,又跑去雲南,最後逃入緬甸,這是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