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2 / 4)

小說:北地為王 作者:你妹找1

下者,所以下官以為,此舉當充分準備,順勢而為方可成功!”

趙瑗對羅東建議倒是不置可否,不過羅東列舉的歷史事實,卻讓他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北伐的難度,事實上,羅東說的歷史,在元代之前,確實是史實,元朝之前的四千年曆史,統一天下的戰事都是從北向南或者由西向東取得的。

而打破這一慣例的,唯一的一次北伐成功,那是明初朱元璋的北伐,大將常遇春領兵進取河南,最終擊潰了元末的蒙古兵馬,一舉奠定的江山。

羅東這番言論一出,在座的幾位朝中重臣都對他立刻另眼相看,要知道系統的瞭解歷史,這在現代或許可以透過豐富的網路資源,很快能得到一些系統的概念,而在古代,即便是書籍豐富的太學,能找到的資訊資源也是非常有限的。

這南北之爭的斷論一出,史浩、陳俊卿、韓元吉幾個飽學之士細想之下,才發現羅東之言確實事實,東晉的數次北伐、元嘉二十七年劉宋的北伐,雖然在最初階段都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最終無一不是以失敗而告終。

' '

第178章 機遇和危機

【更新啦~~兩更8k完成】

羅東的一席話,用歷史來說話,眾人都頗有感觸,趙瑗細想之下,也立刻明白了這番話的正確性,此時,他對羅東的看法已經大為改觀,山東的奏章他是看過的,羅東起於微末,數月之間攻城略地,而且能侃侃而談天下大局,分析政事利弊,這絕對是值得拉攏的物件。

他是太祖一脈的子弟,被皇帝趙構招入宮中,認為養子,不過現在早已過了而立之年,皇帝趙構在立太子一事上依舊搖擺不定,現在雖然大學士史浩、右丞相陳伯康一系的大臣都頗為看重自己,但是在太子位置未立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

趙瑗想清楚其中關節,也感到要實現自己想法頗有難度,便說道:“羅將軍所言,小王細想之下,才知大有道理!難道這北伐之事,竟有如此困難嘛?”

這問題,顯然在座的這些文官都想問,在座的大臣之中,史浩的態度一直是支援北伐,但是絕對反對急於北伐的做法,認為當先解決內部政事、再談北伐,而陳俊卿和韓元吉那都是主戰派,不過他們雖然沒有領過兵、打過仗,不過卻十分了解這兵事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大事。

而趙瑗的兩個幕僚,則更多的是趙瑗的喉舌,因為趙瑗是個十足的主戰派,秦檜在位時,就多次與秦檜有摩擦,遲遲不被立為太子,這其中秦大人可有大功,當然皇太后韋氏不大喜歡趙瑗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殿下,這南北征戰的利弊,其實諸位都知道,北方之人,長於騎兵野戰,性習溫涼,不耐暑熱,利在秋冬時節;而南方之人,長於水戰與守城戰,利在春夏雨季。而北伐的關鍵之地,在於中原!”對於這我國冷兵器時代的地理之爭,羅東那可是駕輕就熟。

趙瑗連連點頭,招手示意旁邊的侍女為羅東端上茶水!眾人眼中都露出一絲羨慕之意。

“中原地區的地形和氣候特點使得南北雙方各享一半的利弊。南方之人多趁雨季而北進,但若是越過了黃河而向北繼續深入,便會面臨很大的不利;北方之人多趁秋冬時節而南進,但若是越過了淮河而向南繼續深入,也會面臨很大的困難。因此,在南北對峙比較穩定的時期,無論哪方主動用兵,其結果都只不過是在淮河與黃河之間來回拉鋸。”

突入淮北,佔領黃河一線,那就是恢復了大半江山,羅東這裡坦言,南北之戰在逐鹿中原之時利弊各半,顯然讓趙瑗有了幾分希望,他立刻問道:“羅將軍,這是不是說,收復中原大有可期?”

看到趙瑗期待的神情,羅東倒是挺想跟他說大有希望,不過想到之後幾年的歷史戰事,宋軍有大勝,也有大敗,一方面是宋軍的軍事體制,另一方面是宋軍無能之輩竊據高位所至,,這可不是自己可以議論的……

他略一思考,便答道:“殿下,我曾仔細研究東晉之北伐、元嘉之北伐,桓溫北伐之時,由襄陽北上,出伊川,敗姚襄,執周成,收復洛陽;劉裕北伐後秦,攻洛陽之戰,也曾派兵從襄陽經南陽盆地北上,攻洛陽的南翼;劉宋元嘉二十七年的那次北伐,東路軍潰敗,西路軍柳元景、薛安都等將連克弘農、陝城、潼關,並取得關中豪傑和百姓的響應與支援。”

羅東所說的歷史,在座的幾位大儒自然是知曉的,而看趙瑗若有所思,想必也瞭解,眾人此時對羅東的看法已經徹底改觀了,畢竟這分析天下大勢的能力,絕對不可小視。

旁邊龍大淵早已收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