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敢妄自揣度。”秦城道,“臣只是一介武夫,陛下指向哪裡,臣便打向哪裡。”
“這話和衛青當年的話有幾分相似。”劉徹笑道,“現在說也無妨,都是明面上的事兒了,相信你回來長安也聽到了風聲。不錯,劉安反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二更)
(想了想;還是將後面的內容歸於新的一卷吧;第五捲開始
元朔五年三月初三;東越王餘善聚眾發動叛亂;強行徵調閩越大地十六歲以上四十歲以下健康男子充入軍中;得眾十萬。而後閃電突襲南越;並在短短二十日之內佔領整個南越;而後會師北上;集結大軍於烏龍江邊;意圖進軍會稽。
三月初八;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聚兵十萬發動叛亂;打著世道不古;奸臣當道亂國的幌子;矛頭直指新法和推恩令的倡者秦城與主父偃;號召天下大義之師清君側。三月十日;兩王聯軍進犯潁川;攻克昆陽;進逼陽翌。叛軍一時間氣勢無雙;浩浩蕩蕩;竟也有要一鼓作氣席捲京畿的勢頭。
當是時;劉徹派遣右大將軍衛青趕往會稽郡坐鎮;應對閩越大軍的攻勢;此後又派遣車騎將軍公孫敖;前往潁川;拒淮南王衡山王叛軍。
這個公孫敖;是老士族子弟;有文武雙全的名頭在外;領軍如何且先不論;一手辭賦倒是作得極好;年輕時每有新作辭賦也會在長安廣為流傳;就連辭賦大家西門相如都曾稱讚過。成年後公孫敖進入軍隊熬資歷;也任過邊郡郡守;對匈作戰雖比不得李廣;卻也有些名頭。不過在劉徹第一次主動對匈奴用兵的時候;卻落了個冒進損兵折將的下場;一萬騎兵損失七千;也是靠交錢才保住了性命。那次之後本來也是賦閒在家;後來和李廣一起被重新啟用。這回淮南王和衡山王反叛;劉徹便點了公孫敖的將;讓他先應付潁川局勢。臨行之時劉徹囑託過公孫敖;不求大勝;但求不敗;只要守住潁川到秦城從西域趕回;便算是大功一件。
而秦城之所以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