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衙內紀事 作者:白寒

如此把自己賣了。他卻不自己想一想,他之前的所作所為又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叔父。

謝文純得知父親對李青雲叔侄的安排後也沒說什麼,照例讀他的書,似乎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起來。謝松和崔氏還沒有和他說院試過後送他去沈灼然那裡的事情,怕增加他的壓力…………雖然夫妻二人暗自裡都很有信心。當然,哪怕謝文純沒能考上秀才,他們也是會把謝文純送走的,畢竟總不能為了太子,一直不讓他出門交際。

然而不利的是,這一科院試的學政就是太子太傅、國子監祭酒大人鄒青。

作者有話要說:

文純還要面臨一個打擊。走過路過留下建議嘛~今天發現幾個錯別字?如有詭異的更新那就是蠢作者在捉蟲

第16章 成見

院試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主考官是學政,由皇帝任命進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員到各省任職,任期三年,任期內要依次到所轄各府、州去主持院試。此時天京任期上的學政就是鄒青。學政一向是文官們追捧的官職,雖然官階不高,卻很有實惠…………取中的秀才們,都要叫自己一聲座師,等這批讀書人步入官場,就是一批很大的能量了。

院試考兩場,評卷由五百里外較遠的書院山長或幕友當任。大晉有三大書院,白鹿書院、應天書院,和由沈灼然創辦、新興起的岳陽書院,當然對於岳陽書院,不少人還是有爭議的。天京的院試,三大書院都有派人前來閱卷。

這次的考題經文、作賦都難不倒謝文純,謝松也沒和他說過學政鄒青可能對他心有成見的事,是以謝文純心態還算平和。第一場正試結束後,各童生們回家休息一天。第三日,還有副試,考雜文。

鄒青出了一篇史論,“諸葛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這是謝文純比較擅長的型別…………他不擅長的是那些實用論,像這種大可洋洋灑灑引經據典的文章,可說手到拈來。

謝文純寫得順暢之時,只覺面前停了一人。正是興起,也沒有抬頭,只作不知,並不如尋常人一般見主考到自己身邊誠惶誠恐,甚至寫不出字來。其實這也可作兩種解釋,一種是淡定自若,另一種就是鄒青認為的,太過自傲…………連我這個主考也不放在眼裡。又見謝文純的字只能說中上,也不如何出挑,也沒細看謝文純的文章,只心說果真是有名無實,搖搖頭走開了。

不說謝文純默默回家等成績…………他連月來一直都不是很有精神,除了讀書就是讀書,簡直像換了個人。鄒青和三位書院來的老先生們,對童生們的試卷進行批閱。鄉試及以上的考試有人專門謄抄一遍,院試卻沒這麼多講究。

學政鄒青看過謝文純的試卷,因此雖說糊了名,依然一眼認出。不過他還是較為認真的看了謝文純的文章,心想倒有幾分文筆,在卷子上畫了個圈,意為中等。上好為三角,罷落為一斜槓。

轉眼之間,就到了發榜的日子。這也是謝文純第一次到現場看榜,和徐臨溪、孔方、盧恆等人聚在一處,互相攀談等待。

盧恆不是很願意和徐臨溪這種寒門在一起,即使徐臨溪考得了之前兩個案首,不過謝文純相邀,也值得過來站到一處。“文純,此番揭榜,不管成績如何,都要去我們千山詩社走一遭,不許再推脫了。”千山詩社多由世族子弟組成,在謝文純考上童生後就已經向謝府遞過請帖了。

“一定一定。”謝文純笑道。這種事情他母親一向是支援的。

孔方在旁心下羨慕,也知這是自己這種出身的人一輩子都進不去的,就在這時有兩行官差敲鑼打鼓而來,當先一人全身紅衣,手持紅榜而來。

到得府衙門前,差役開始唱榜。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稟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稟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一等有十人。

“第一名,徐臨溪!”徐臨溪面色狂喜,他是第一名!謝文純已經習慣自己不是第一課,拱手恭賀。

“第二名,曾鞏!”

“第三名,蘇笑誠!”

“第四名,孔方!”

“第五名,謝文純!”

謝文純呼了一口氣,剛剛他突然感到十分緊張,一貫的自信都沒了影,滿腦子都是自己可能考不中,索性仍是考上了秀才,還在一榜之上。

他自己心中“覬覦”第一名的位置,別人卻看到另外的事情…………年僅十一歲的秀才,大晉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秀才,再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