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3 / 4)

小說:百媚生 作者:炒作

破了雍州,祝家軍全數投靠了正在幷州的冀侯; 如今石遵離中州已經近在咫尺; 他勾結了拓跋部,如今拓跋部也派了五千奇兵繞道南下; 要跟石遵匯合,共同瓜分我大好河山。”李鶴說得痛心疾首。

“沒有人勤王嗎?”姬央問。

姬央只覺周身發冷; 局勢比她想象的還要糟糕。

“汝南王領軍到了南鄉,可是剛和樊望的軍隊遭遇就被打散了,汝南王也被殺了; 濮陽王聽到汝南王被殺的訊息後,領軍屯在潁川遷延不敢進,兗州刺史按兵不動,都在觀望。”李鶴道。

而李鶴沒提的是冀侯沈度也在觀望,但姬央不可能不明白。

“你覺得局勢會怎麼變化?”姬央又問,“洛陽,還保得住嗎?”

李鶴正要說話,卻見姬央的侍女玉髓兒走了進來,“李將軍,門外有個虎賁軍校尉說有急事找你。”

李鶴朝姬央謝了罪告辭而出,不久後再度返回,這一次卻不用他去思考局勢會怎麼變了。

“樊望的軍隊已經攻到了洛陽城下。”李鶴道,這是那名校尉最新傳來的訊息。

姬央緊張地站了起來,“那怎麼辦?怎麼會這麼快?沿路沒有任何抵抗嗎?”

各方諸王其實都各有私心,且彼此勾心鬥角,姬氏擰不成一條繩,反而在由誰統領各軍的問題上爭吵不休,從而給了樊望大好機會,勢如破竹一般攻到了洛陽城下。

姬央聽了只能默然,姬氏諸王早就被榮華富貴給養廢了,也只有養廢了才能讓她父皇、母后放心。而唯一能指望的各方刺史,卻都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思。

“侯爺在幷州屯兵觀望,你覺得是何意?”姬央問道。

李鶴道:“末將不敢說。”

姬央苦笑道:“你說吧,李鶴,這一天其實我心裡早有準備的。”

李鶴這才開口道:“冀侯就是定北神針,他不動,鮮卑各族都不敢動。他若一動,中原紛爭,鮮卑各族必定乘機南下屠戮我中原百姓。”

這是好話。姬央點了點頭。

“冀侯不動這是原因之一,但主要的原因在末將看來……”李鶴再次抬頭看了看姬央,見她容色平靜這才繼續道:“冀侯應是在等樊望攻入洛陽!”

此話誅心,姬央眼裡的淚珠瞬間滾落。

“民心向背乃兵家必爭。冀侯那般英明的人自然不會行戮君之事,他當在等樊望攻城之後,再行勤王,功成後扶持幼君登基,待時機成熟後再行禪讓之事。”

此事古不鮮見,翻開史書,歷朝歷代這麼做的人一抓就是一大把。人人都看得出沈度的打算,人人也都有沈度的打算,這陰謀早就成了陽謀,全看個人的勢力了。

沈家這麼多年來一直低調蓄勢,幽、冀、平全入其囊,連青州也有染指,糧草富裕、兵馬強壯,當然最有實力逐鹿中原。

樊望率先行事,不過是他的耐心比不過沈度,所以想先攻佔洛陽,然後借地利而拒沈度,到時候誰輸誰贏,現在誰也預料不到。

兗州、豫州都在觀望,恐怕也有黃雀之意。

“那洛陽還能堅持多久?”姬央問,“天下之大連一個忠君之人也沒有了嗎?”

李鶴抱拳道:“自然有,我李家世世代代忠心耿耿。公主,末將此次前來也是想向公主告辭,末將將回洛陽助祖父和父親死守,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不過是杯水車薪,李家世代宿衛宮廷,手裡的虎賁軍能堪用的並不多,戰力也不夠。

姬央道:“依你之見,這天下有誰能解得洛陽之危嗎?”

李鶴想了想道:“當今天下,唯冀侯實力最強,能震懾各方諸侯。若公主能勸得侯爺回心轉意,將樊望的軍隊殲於洛陽城下,與四方共尊當今天子,那陛下與皇后便可高枕無憂了。”

李鶴這話說深藏陷阱,也只能忽悠一下小公主這種不諳世事的小姑娘。

就算沈度同意了,他領兵到洛陽城下與樊望的軍隊對戰,背後的洛陽城可肯向他開放?他只會腹背受敵,無數人恨不能他死在城下。所以沈度是決計不會同意的。

而李鶴想要的也不是沈度同意,他只是要讓安樂公主對冀侯徹底死心而已。

姬央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因為太想要了,所以忍不住心存僥倖,她總是要為她父皇母后爭一爭的,也是為她和沈度的將來搏一搏。

“我們去幷州,如果事有不濟,我和你一同回洛陽。”姬央道。她的眼神很認真,即使李鶴勸阻她也不會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