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點頭應和。
等到義和團大軍行至定遼軍約五百米左右的時候,毓賢策馬上前,高聲吆喝道:“定遼軍的將士們聽著,朝廷的命令早已經下達,你們要在今日撤回遼東,快、快收拾行李,本官的義和團還等著入駐呢!”
營壘門口的定遼軍將士像是看耍猴的一樣,抱著雙臂笑眯眯的看著竄上躥下。
毓賢說了老半天,最後發現別人根本就不鳥他,當即大怒道:“別逼本官用強,否則對誰都不好。”
營壘門口依然無故,還有軍士對他指指點點,有說有笑起來。
毓賢那個氣呀,怒哼一聲,調轉馬頭,便往回走去了。
義和團的拳民早就喊得又累又渴,一邊等著毓賢與定遼軍交涉,一邊俱是一個個盤坐在地上,開始拉起家常來。
只有義和團首領聚集在一起,依然注意著毓賢的動靜,此時發現情況似乎有點不對頭,定遼軍好像是沒有撤退的意思。
趙三多碰了碰身邊的馬五,詢問道:“馬五兄弟,你怎麼看?”
眾首領都看向一臉沉穩的馬五。
馬五由於首先提出扶清滅洋這個口號,在義和團中地位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名氣卻足夠響亮了。
馬五看了眾人一眼,不慌不忙的回道:“依在下之見,事情定有所蹊蹺,估計官府和定遼軍沒有商量好,不過這事與我們無關,我們靜觀其變就是。”
馬五的話剛落下,李長義卻持不同意見道:“我們剛得到毓賢的信任,不作些事情也說不過去,這樣吧,要是毓賢讓我們出手,就先由我領著自己的本隊人馬前去與定遼軍說理吧。”
“李先生也說得並無道理。”馬五故作沉思一會,便開口說道。
眾人也覺得事情交給這位向來能說會道的李長義手中,是最好不過的了。
毓賢回隊之後,沒有任何猶豫,直接下令義和團前去接收定遼軍營壘。
李長義當即便率著自己的五百人馬,緩緩向定遼軍的營壘而去。
一時間,整個場地都靜了下來,毓賢等官員,以及巡防營計程車卒,外加四處坐著的義和團拳民,都將目光集中到了他們身上。
“軍營重地,誰敢踏進一百米之內,格殺勿論!”
等到李長義等人離營壘口約一百米開外的時候,定遼軍中傳出來一聲爆喝。
隨著那聲爆喝,定遼軍將士都是對著義和團拳民,端起了手中的槍。
巡撫營計程車卒都是看好戲的樣子,看義和團如何做。
在萬眾矚目之下,李長義並沒有停止腳步,依然領著手下,不緊不慢的繼續向前。
閻書勤在後頭擔心的說道:“李先生太沖動了,實不該與定遼軍起正面衝突。”
眾首領也是一臉擔憂的樣子,他們是來滅洋人的,又不是來與定遼軍爭奪軍營的,還以為李長義會憑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化干戈為玉帛,那想到,他一來就要動粗。
這不是老壽星上吊——不想活了嗎?
“等等,說不定李先生有什麼妙計也未嘗而止!”馬五勸住躁動的眾人,不急不緩的說道。
曹錕一臉冷靜的站在最前面,等到李長義等人又前行了五十來米,當即一揚手,毫不猶豫的說道:“開槍!”
砰砰砰…
槍聲撕破寧靜的天空,硝煙四起,讓聽著膽戰心驚。
毓賢聽到槍聲,非但沒有驚慌,反而是欣喜異常,流血了,死人了,看你們定遼軍在山東還待得下去嗎?
本官還要將此事大肆宣揚。
真開槍了,義和團的拳民都是驚慌異常,起了一陣騷動。
然而,當硝煙過後,李長義領著的五百人卻依然直直站著,無一損傷。
“神功無敵,刀槍不入!”
李長義的聲音傳遍整個戰場。
“神功無敵,刀槍不入!”,五百多拳民隨著他一起吆喝,聲震全場。
定遼軍將士又放了一輪槍,然而,硝煙過後,義和團團民依然手持大刀,口唸符咒,安然無恙,毫不畏懼的向前整齊的走著,地上竟然沒有倒下一個人。
躲在後面的巡捕營士卒和毓賢等官員都睜大了眼睛,大多數還不信的揉了揉雙眼。
譁!
啥!
這,這是什麼情況?
目瞪口呆!不可思議!
難道真有神功在身,他們都已經練成了?
李長義像是感覺到了後方眾人的震驚模樣,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