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2 / 4)

盯著魏季塵道:“有個廣東舉人康有為上書提出‘富國、聚民、教士、練兵’之策,朕深以為然,而且朕覺得這練兵為四策之首,愛卿為當時之名將,想必對練軍有一套自己的辦法?”

魏季塵知道光緒這是在考驗自己了。

當即不慌不忙的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陛下想以西式軍法練就強軍,引入新式武器,這些都是遠見之事,不過除此之外,臣覺得練兵,終究將的是一個‘人’字,昔日中堂之淮軍亦是精兵一支,卻不過數十年便腐化墮落,此不是中堂一人之過錯,實乃賞罰不明,升遷按資排輩,兵士平常訓練懶惰所致。”

光緒聽得入了神,不時微微點點頭。

魏季塵繼續說道:“解決此道,首先便是要解決將領的問題,舊制之武舉人才,大多不明新式之兵法,不通新式之武器,單憑個人之勇猛,而以在軍中升遷之將領,亦大多不通文墨,此,臣覺得設立武備學堂就做得十分好,應在全國上下大力推廣之,不但能夠讓軍中將領入內研修,學得新式之兵法,而且還能源源不斷的培養出下級軍官。賞罰亦可透過軍事演習互相一較長短,孰強孰弱,一目瞭然,自然能夠擇優者提拔之。”

光緒對練兵之事,自然是個門外漢,魏季塵去繁就簡的敘述瞭如何訓練軍士,以及西洋各國現實行的練操之法,光緒一時間倒是聽得津津有味。

魏季塵倒不是胡說一通,如果光緒聽進去了,也是好事一件,就像康有為說的,如今中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要是中國能多幾支強兵,也是好事一件,不過魏季塵故意遺漏了一點,那就是思想控制。

縱觀大清的官兵,不知為何而戰,軍士都是以利益驅之,此乃下下之道。

魏季塵見光緒聽得認真,不時恍然大悟的樣子,連打斷的話語都沒有說一句,不得不強打起精神來,絞盡腦汁的,將軍隊的編制又給說了一遍,提出細分兵種的問題,說了一些炮步協同作戰。

眼見時間都快過去一個時辰了,光緒還沒有半點聽膩的意思,魏季塵只好總結道:“陛下,此都是臣的一些心得,未免有所不足,好在臣得知陛下要用西式練兵,已經差人遍訪西式人才,集眾人之力,編纂一部適合我中國的訓練操法詳細圖解,以盡臣微薄之力。”

光緒有點意猶未盡,笑著站起來說道:“愛卿果然是大才,一番話讓朕茅塞頓開,朕不但要練新兵,還要改革吏治,維新變法,將軍以為如何?”

魏季塵連忙接話道:“皇上雄才偉略,能行歷代帝皇之不能,臣心中實在佩服,日本崛起,亦亦自於明治維新,俄國崛起,也始於俄皇彼得大帝改制,若能徐徐圖之,必有一番大作為。”

光緒現在已經鐵了心準備維新變法了,魏季塵自然不會觸他的眉頭了。

光緒聽到魏季塵這番話,嘆了一口氣道:“要是朝中大臣都是像你如此想,朕也就不會如此心煩意亂了,可惜朝中一些人就是專門要和朕作對,阻擾朕的維新變法,將軍,你說怎麼辦,書迷們還喜歡看:。”

怎麼辦應該是你這個帝王去考慮,問我也是白搭。

魏季塵籌措著詞語道:“凡人必有所求,陛下如果瞭解了他們為何反對,再分化拉攏,不愁他們不站在陛下身邊。”

光緒搖頭道:“這些人都是頑固不靈因循守舊之人,朕的維新變法與其靠這些人,還不如從列強各國尋找顧問。”

魏季塵心中暗歎一口氣,看來光緒對朝中的大臣已經開始不滿了,覺得他們跟不上自己的步伐了,這麼想也沒有錯,關鍵是你現在手中要兵沒兵,要將沒將,就想著怎麼弄掉別人,不引起朝臣們的劇烈反抗,那才怪呢。

魏季塵勸說道:“師夷長技以制夷,以強敵為師資不錯,但是這些洋人畢竟包藏禍心,以自己國家利益為重,陛下想要學習列強,可派遣諸大臣去國外考研,等諸大臣在國外看到我中國與他國之差距之後,必行會心有所悟,想必阻擾也不會那麼大了。”

人最怕的是沒有自知之明,那些頑固守舊的大臣沒有發現這個世界已經處在日新月異之中了,如果能夠讓他們開啟眼界,未嘗不能改變他們的思想,因此魏季塵建議光緒讓他們出去公費旅遊一翻。

光緒若有所思,笑著說道:“愛卿的意見比起康有為的意見,要溫和許多,康先生言殺一、二頑固阻擾之大臣,變法必可為了。”

魏季塵冷汗直流,康有為未免也太過狂妄了,這麼做,是把光緒完全推向大臣們的對立面啊,好在看光緒的樣子,也不像是一嗜殺之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