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今日是魏季塵的大婚吧?你們當中有誰送去了禮物?”
宋慶、袁世凱、董福祥、羅榮光等人都是搖了搖頭。
“要是當日留住了聶家諸人,想必魏季塵如今也大婚不起來了。”榮祿一雙眼睛有意無意的看向羅榮光,袁世凱。
“卑職等罪該萬死。”袁世凱連忙跪倒在地,羞愧萬分的回道。
袁世凱如今為了洗脫自己的罪名,連日都在向榮祿表示忠心。
羅榮光猶豫了片刻,還是跪下說道:“請總督大人降罪。”
榮祿嘆了一口氣,裝著大度的擺了擺手,輕聲說道:“算了,已經過去的事情本官也無意追究責任,重要的是現在,你們說,魏季塵有無可能反叛朝廷?”
幾人對視幾眼,都是三緘其口,不知該如何回答。
“慰亭,你來說!”榮祿當即點著袁世凱冷聲說道。
“以卑職之見,魏季塵近期應該不會反對朝廷。”袁世凱雖然心中無奈,卻也不得不開口。
“為什麼近期不會?”榮祿不依不饒的追問道。
“這個,卑職是這樣看的,一是如今遼東無水師艦隊,二是魏季塵剛剛大婚。”袁世凱不得不絞盡腦汁想了兩點出來。
對於袁世凱所說的第一點,榮祿微微點了點頭,對於第二點,榮祿就不置可否了。
“魏季塵拿的是我大清的俸祿,做的是我大清的官,要是他起兵反抗朝廷,則是不忠不孝之人,必定受到全天下人的鄙薄。”榮祿恨聲說道,其實他內心早已經惶恐了,想不出什麼法子來挾制魏季塵,因此,他只有說這些狠話,氣話。
榮祿說完之後看向宋慶,宋慶的雙眸有些黯然,點頭道:“總督大人所言極是,若魏季塵起兵作亂,下官一定阻止。”
“本官相信宋將軍你。”榮祿臉上露出一絲微笑來,宋慶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已經把家人接到天津城內來了。
其他眾將都知道,榮祿這是要他們表示一下忠心,決心了。
羅榮光暗中嘆了一口氣,輕聲說道:“在其位,謀其職,卑職身為大沽守將,當與大沽炮臺共存亡。”
袁世凱就更不用說了,三番五次的向榮祿表示過了忠心。
這幾人當中,只有陝甘提督董福祥與魏季塵沒有見過面,也沒有見識過定遼軍的戰鬥力。
董福祥曾經隨左宗棠收復過新疆等地,主要的作戰物件都是一些叛亂的回民,南疆的分裂勢力,這些人雖然有俄國人在背後支援,但是戰鬥力還是很低的,因此,董福祥幾乎沒有打過敗仗。
他心中對魏季塵頗有些不以為然,看到這些個將領都是一臉鄭重的樣子,似乎對魏季塵還是擔憂害怕,不由微笑著說道:“總督大人,下官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了,如果魏季塵敢起兵作亂,下官定叫他有來無回。”
榮祿撫掌讚道:“有董老將軍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董福祥的甘軍確實彪悍,一個個都是西北大漢,雖然清廷也為他們換上了不少新式武器,但是他們的編制以及軍事思想,都比較落後,本質上還是一支舊式軍隊。
榮祿又想到一件事,出聲問董福祥道:“董老將軍,聽說你軍中有不少的軍士加入了義和團中?”
義和團如今發展得十分迅速,已經從山東向直隸省蔓延過來了,義和團這種組織,只要從別的地方過來幾位拳師,然後就可以開壇招徒,其傳播速度,比起後世的傳銷來,還要快。
這年頭,貧苦大眾太多了,受過洋人氣的百姓更是數之不清,這些人都是義和團的踴躍支持者,當然,還有一部分民眾應該是為了能夠混口飯吃,或是求個平安保護。
無論如何,義和團從山東傳到了直隸,而直隸向來是洋人較多的地方,百姓受的不公待遇更多,因此義和團傳入直隸沒有多久,便在頃刻之間形成了規模。
連一些達官貴人,鄉紳,士卒都加入了進來。
董福祥聽到榮祿的問話,笑著回道:“下官發現一些拳術並非是騙人的,練之確實能夠強壯體魄,因此下官也就沒有禁止義和團在我軍中收徒,莫非下官此舉有所不妥?”
榮祿對義和團是持保留態度,幾次向慈禧請求出兵進行鎮壓,奈何,由於義和團有剛毅以及京中幾位王爺支援,加上慈禧也存心想以義和團來對付洋人,所以清廷否決了榮祿的意見。
袁世凱聽到董福祥的話,不禁在心中暗暗搖頭:如今已經是大炮槍械時代了,軍士不訓練槍法,非要本末倒置,去練習什麼拳術,等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