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2 / 4)

不去管國外,國內對魏季塵的熱捧卻在繼續,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勢

自從定遼軍收復臺北之後,各地的大小報紙幾乎都是圍著魏季塵,圍著定遼軍轉

收復了臺北,各地民眾認為就已經收復了臺灣,至於臺灣上面還有一些日本軍隊,那就是盤踞在那裡的餘孽了

各地報紙,尤其是遼東方面的報紙,把魏季塵誇得是天上少有,地上無雙,很多報紙都吹捧過頭了,要不是李雲飛嚴厲把關,相信還有很多出規格的文章會刊載出來

李雲飛知道,必須要把握好這個度,收復臺灣這份大功勞決定不能被清政府據為己有,不能讓清政府乘機收取民心,但是也不能讓定遼軍的實力一下子暴露得精光

因此,這段時間有的李雲飛頭疼的了

譚嗣同和林知行卻不管這些,有了林知行的《視野》,早就註定了魏季塵時常要上這份報紙了

《視野》已經成為遼東,甚至整個東北地區,最有名、發行量最大最廣的一份報紙,已經成為了遼東政府的喉舌

為了把這份報紙辦成大眾之報,林知行可是煞費苦心,首先完全就是在虧本賣報,其次,一些版面,譚嗣同建議使用白話文,能夠讓民眾很清楚的瞭解其中的意思

當然,一份報紙光有文字也是不行的,還得圖文並茂,你看不懂字沒有關係,總看得懂圖片

《視野》也因此被一些文人所詬病,認為是一份粗鄙之報,但是,他們一邊罵卻一邊買個不停

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第三百五十一章 資訊戰

第三百五十一章 資訊戰

魏季塵對後世的資訊戰可是知之甚詳,連康有為這些剛走出國門,開啟眼睛看世界的維派人士,都知道辦報紙宣傳自己的主張,何況來自後世的魏季塵呢

而且魏季塵做得加隱蔽,加不為人知,他乘著維派這股東風,在各地或收購、或成立了不少的報社,為自己所用

京師,金陵,上海,天津等重要城市,都有魏季塵操控的報社

報紙業務在這一段時間是蓬勃發展,幾乎沒一天都會有的報社,的報紙出現,因此,魏季塵此舉也就顯得不是很引人注意了

咋一看,這些報社平日四平八穩,似乎與魏季塵沒有半點聯絡,但是一到關鍵時候,便會一齊發力

像是蠱惑朝廷對日宣戰,這些報社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清政府剛經歷一場戰爭,並且是失敗的,本身是猶豫再三,但是權衡利弊,再加上一看民眾的反應,馬上便下決心參戰了

這民眾的反應從那裡看來?

除了那些上書計程車林學子之外,那就是各地的大小報紙了,這些報紙可勁的吹,對日作戰有多少好處,國人又是如何如何的希望朝廷參戰、洗刷恥辱

這些報紙,民眾看了,那是熱血沸騰,而朝廷看了,則認為是民心可用

結果可想而知了,朝野人士就這樣被魏季塵給吹暈了,沒有多久便決定了對日作戰

再說到《視野》

《視野》連續幾天來的頭版都是關於魏季塵以及定遼軍的

其中一篇文章是引起巨大的轟動,這是一篇隨軍記者親筆撰寫以親自經歷為基礎,詳細描寫了半個月來中日軍隊在臺灣數次的交鋒

以第一手資料,獨家之報道

揭露了雙方各使解數,互使手段,以及臺灣之戰中的一些秘聞

“今天,當我站在臺北城的城牆上,看著垂頭喪氣地日本軍人,列成一排排,一聲不吭的走出城門,走向俘虜營時

我情不自禁淚溢眼眶,僅僅一年的時間,這座城池就又回到我們中國人地手中,曾幾何時,我以為,我再也沒用機會踏上臺灣,踏上這座城池

然而,這一切都在現在改變,都在這一刻改變了

還有比這讓人激動的嗎?

多少年了,中國終於能從侵略者手中收回失地

僅僅還是在一年之前,我們還在惶惶然當中,生怕列強,倭人以這樣或那樣的藉口挑起戰爭,奪取領土,忍氣吞聲,裝孫子當兒子,送銀子貢財寶,只希望我中國能在列強夾縫中生存

而今,中國人終於能向世界向列強宣誓,中國並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挑釁中國者,必將付出血地代價

侵犯中國主權者,必將受到中國人的反抗

日本人是第一個,但不會是最後一個

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殲滅來犯之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