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雲集,誰家也都不缺少那冬日儲存下來的成塊的寒冰; 這才讓盛夏變得好過了一些。
李家的第四女李錦瑜是當年和張家妙妙一同被人抱著打馬遊街過是的小姑娘之一; 當年事發突然; 顧尋川送給妙妙的那串有些別緻的絨毛佩飾被李錦瑜撿了去。後來妙妙安全被找回,隔了幾日之後李家的這位姑娘由家中長輩領著上門; 親手將那毛毛佩飾送還了回來。
如此前緣,兩個小姑娘又年齡相仿,且同是書香門第; 因此張妙妙和李錦瑜很能玩得到一塊去。
李家和張家距離的有些遠; 不過張家李家誰也不差那一輛馬車,乘著馬車; 有一盞茶的功夫也就到了,因此張妙妙和李錦瑜的走動還是很頻繁。更何況李錦瑜的姑母乃是顧丞相的夫人,繞來繞去; 李家的這個小姑娘合該喚顧尋川一聲“表兄”的。
這一日; 李錦瑜得了新的花樣; 卻有些拿不準該用何種針法刺繡,因此特地過來找小夥伴兒商量商量。雖然在針線一道上兩個小姑娘是半斤對八兩,不過……三個臭皮匠還能賽過諸葛亮呢,李錦瑜默默握拳; 妙妙那麼聰明,她們總能商量出合適的方法噠~
妙妙的院子在張家的最深處。
不是特地為了製造出重樓疊宇的效果,而是張家人口眾多,祖宅自然也就佔地甚廣,而祖宅最北有一個小水池,引入的是護城河的活水,卻並不深,即使如今妙妙身量未足,那小水池也不過到她肩膀的位置。小姑娘尤愛小水池之中的碗口大的睡蓮和那藏在蓮葉底下,偶爾才會出現的游魚。
因此,在妙妙年歲漸長,可以有自己獨立的院子的時候,張家老太爺和老夫人便讓人在池邊重修了一個小小水榭,而後將這最深處的院子劃給了小孫女。
那院子許久不住人,妙妙的兄長嫂嫂有些心疼小姑娘住在那裡,於是也不知道是誰帶頭,在他家兄長和嫂嫂們的共同努力之下,數種花卉和珍惜的植物被從大安各地搬入了小姑娘的院子,讓這裡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從來都是一副生機盎然的樣子。
也是這些年李錦瑜和張妙妙互相走動得太頻繁了一些,尋常大戶人家的規矩是去旁人家做客的時候,總要先拜會過那人家中長輩。而張家的老太爺和老夫人尚在,下面又有七房老爺、夫人,再往下更有諸多兄長、嫂嫂,若是一一拜會起來,那當真是麻煩。
因此日子久了,李錦瑜和張家人都省略了這個環節,只是遇見了哪位長輩便拜會一下,遇見了哪位平輩的嫂嫂和兄長,也不過招呼一聲便是了。
今日恰逢張家眾人都有事,就連一向粘著妙妙的顧尋川也被盛邀“裝神弄鬼”去了,因此李錦瑜一路暢通無阻,很快在小丫鬟的帶領下穿過了張家長長的遊廊,抵達了妙妙的院子當中。
張家老太爺和老夫人給妙妙修的水榭樣式有些別緻,有一塊突出的位置是沒有欄杆的,而且和水面近乎持平,躺在那處,只要稍稍伸出手去就能觸碰到清涼的池水。
除卻那處,剩下之時丫鬟們便會懸上飄逸的紗幔,天青色的紗幔遠遠看去襯得這裡宛若一汪碧玉,看起來格外的清涼。
李錦瑜走到妙妙的院子裡的時候先是看見了妙妙貼身的大丫鬟曼青和曼綠,也不需多言,李錦瑜只是用詢問的目光看了兩人一眼。
兩個大丫鬟對李家小姐福了福身,而後輕輕的搖了搖頭。
這樣的動作便是意味著妙妙不在房間之中了。
今日的天氣也實在是熱得厲害,某個小丫頭又苦夏又嬌氣,李錦瑜不用想都知道她會藏在哪裡。
脫了外履走上妙妙院子中的水榭,地上先是鋪著一層隔溼的皮革,而後又在上面鋪了竹蓆。那竹蓆並非是竹子割成的小塊串在一起製成的,而是細心將竹子劈成細絲,最後七根捻成一縷,細細編制而成。如此一來,這竹蓆就變得輕便又柔軟,踩在上面也不會硌腳了。
空氣中傳來一陣陣清幽的睡蓮香氣,很淡很淡的氤氳,一直到李家錦瑜走到這裡才能依稀嗅到。她放輕了腳步,果然在那處和水面相接的平臺上看見了某隻小丫頭的身影。
她懷裡抱著一個枕頭,蜷縮在一小片陰影裡,可是手卻不死心一般的探入水中。小姑娘已然是睡得迷迷糊糊了,她感受著陽光和池水的溫度,粉潤的指尖試探性的碰了碰水面,然後感覺到手背的灼熱之後,終於一鼓作氣的將小手浸到了清涼的池水中。
她旁邊遠遠的擺了一小盆冰,兩個小丫鬟謹慎的盯著自家小姐,生怕她會一個翻身掉進池子裡。
“所以說,老夫人太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