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與她為難,朱十三…反倒幫她出了一口惡氣。
她接過盼春手裡的花燈,莞爾望著畫上那幾尾金魚,以往因為朱十三的緣故,總覺得這些圓肚子腫眼泡的傢伙頗為醜怪,但今日反倒覺得幾分可愛來。
*
朱十三手腳極快,三媒六證、合婚八字很快便都解決了,直待五月底就要迎楚家六小姐過門。亦即是說,楚瑜還只有兩三個月做姑娘的時間,她想起來不是不惆悵的,去年才剛行過及笄禮,這麼快就要變為成熟…婦人了,想到自己即將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安家落戶,楚瑜便覺一陣心煩意亂。
幸好楚鎮與何氏這段日子都對她格外寬縱,怕她憋出病來,反倒勸著她往各處走動走動。她那位手帕交唐淑過生辰時,楚瑜應邀前往唐府,兩人便說起這親事來。出乎楚瑜意料的是,唐淑對於她是極豔羨的,“你這丫頭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別人想嫁還嫁不成呢,你倒好,還推三阻四的!”
楚瑜訝異的看著她。
唐淑密密說道:“朱十三如今是皇上身邊的紅人,不看看有多少人搶著巴結他的!他家財萬貫,又沒有父母雙親,你一嫁過去,就是朱府的當家人,上不用受公婆之氣,還有這麼一個俊俏夫婿作伴,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楚瑜見她一味避重就輕,心下好沒意思,煩惱道:“你不想想他的為人!”
一想到要和此人同睡一張床,同蓋一床被,楚瑜都愁死了,彷彿滿身沾上了汙濁之氣。
“為人怎麼著?天底下多少道貌岸然之輩背地裡打兒罵女呢!”唐淑不屑的道,“要我說,別的都是假的,只是身家和相貌才最頂用,憑他怎樣的清白之人,相處久了也免不了變了心腸,還不如索性一頭撇開呢!”
楚瑜驀地想起,唐淑所在的濟昌伯府這兩年亦是捉襟見肘,竟至暗裡偷運財物變賣,也難怪唐淑這樣講求實際。楚瑜躊躇之下,反倒不好和她辯,也說不定唐淑說的話亦是有道理的——這些日子楚珊等人都在拿同樣的話勸她。
可是在楚瑜看來,朱十三除了一張臉和許多錢之外,簡直一無是處。但這些都不是她看重的東西,她自己的臉就夠用了,也沒吃過沒錢的苦頭,因此實在想不出朱十三有什麼吸引人的。比較起來,她寧願嫁給寒門士子相夫教子,也好過和朱十三這種人打交道呀!
楚瑜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第4章
縱使心內再不情願,婚事還是如期而臨,楚瑜只好打起精神面對。她倒是很想像戲文裡那些勇敢的小姐一樣一走了之,可真要動手時又不敢了——朱十三這樣十惡不赦又口蜜腹劍的人物,一旦知曉她逃跑,必然不會放過她的父母家人。
末了楚瑜只能選擇承擔。
成婚前夕,楚老太太將何氏叫去悉心“指點”了一番,何氏回來後氣得半死,原來楚老太太非但不抗拒這門親事,還讓她勸說楚瑜牢牢把持朱府家業,若能趁機填補孃家些許,也算朱十三這做女婿的一片孝心。
何氏心內老大不高興,雖不敢同老太太犟嘴,回來卻對著女兒大吐苦水。她出身官宦世家,家底雖然沒落了,也還有幾分傲氣在,之所以嫁給這不上不下的楚家三老爺,純粹是看中國公府的清名,誰知因為一個外人的攪和,她對於婆家的美好印象都幻滅了。
何氏自己不看重財帛,同樣亦這般教導女兒,因此楚瑜心裡一直都是嫌銅臭氣的,但今日她聽了何氏的話卻沒太大感觸。這幾個月走親訪友,楚瑜漸漸已感到世風日下,多少世家貴族外表光鮮,內裡其實過得窘迫不堪,反倒是朱十三這等人步步高昇,過得滋潤無比。
若月老一定要選擇將她配給那人,楚瑜也只好認了,儘管心裡暗暗鄙視,這老頭子怕是瞎了眼,她和朱墨明明是天底下最不搭調的一對。
嫁妝箱子是早就備好了的,何氏卻在要帶去朱府的人手上犯了愁,她瞅著女兒道:“盼春望秋她們兩個都還太小,自己都半通不通的,不然還是讓李嬤嬤隨你過去,若有哪裡不懂的,也好幫你鎮住場子。”
楚瑜笑了笑,搖頭道:“算了吧,李嬤嬤伺候您慣了,只怕您離了她反倒不安生,況且朱十三納我入門,哪裡會認真讓我管家,只怕也是當個擺設罷了。”
她一雙剪水雙瞳裡露出淒涼之色,這一場不安的婚事,似乎讓她心智成熟了許多。
何氏望著女兒稚氣秀美的容顏,後悔不曾早早教她管家之事,原想著她年紀尚小,可以再緩個兩年,等她幾個姊姊都出嫁了不遲,誰知憑空生出這場禍事,眼下臨時抱佛腳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