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大可以出門去逛一逛。這位,是府上的?”說著就轉頭看向甄慧怡。
甄慧怡笑得大方,“我是甄家三娘,如今是監察御史馬家的長媳。”
榮嬤嬤起身行禮道:“原來是三姑奶奶,奴婢給您請安了。”
甄慧怡移了移身子,只受了半禮,“嬤嬤客氣了。”
兩人謙讓著坐下,甄慧怡又道:“嬤嬤來之前,我與九妹妹正說著呢,這京城不比清河老家,女兒家出門也沒有太大的講究,像前兒端午的時候,那沅河上的賽龍舟可是熱鬧了,我們京城的娘子都包了好幾艘船,在河中間瞧熱鬧呢。這馬上要到十月初一了,別人家還能上祖墳燒紙焚衣,像我們這種祖籍都不在京城的,倒是可以相邀去城外走一走,還有今年的冬至,可以到護國寺去上香,聽寺中大師講經解籤,這寺裡的籤文可靈了,或者等到臘八,九妹可以嚐嚐我們京城裡的臘八粥和老家的相比,味道如何。”
甄婉怡聽甄慧怡一口道出這麼多,便笑道:“三姐姐盛情,只怕妹妹沒有那個口福了,這次上京主要是為了六哥的婚事的,只待母親與舅母商定好,我們就要回老家去的。”
甄慧怡頓了一頓,忙道:“這麼急做什麼呢?不到兩個月慶河北段就要結冰封航了,六弟的事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的,怎麼著也得過了年再回去吧。”
甄婉怡來之前就聽四太太說過行程的,她之所以馬不停歇的忙碌,就是想到慶河結冰以前將事情都弄好,好趕回去過年,說不得今年就要給甄明傑成親呢。
所以聽到甄慧怡的話也不爭辯,“這事兒也不是我能決定的,到時候還不是看母親怎麼說的。”
榮嬤嬤坐在一旁聽到這話,才道:“九小姐什麼時候回清河城,記得派人來知會一聲,奴婢好跟著九小姐一起回去。榮王府還沒修葺好,如今王爺住在離這不遠的黛冒街柺子樹衚衕。”
甄婉怡好奇道:“嬤嬤回去做什麼?這麼遠的路多勞累呀!”
“呵呵,慕府還在清河城呢,總得去處理一下吧,還有王爺的一些產業,前一段時間錢媽媽處理了一些,但以後王爺只怕難以離開京城,那裡的事也該理清楚了。”
甄婉怡並不知道慕家都的些什麼產業,就是甄明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慕府不缺錢就是了。“那行,我們走之前一定通知嬤嬤。”
送走笑嘻嘻的榮嬤嬤,櫻桃進來回話道:“小姐,榮嬤嬤又送了兩罈子辣醬菜過來了呢,奴婢剛看了,有您喜愛的芥菜頭和涼署。”
甄婉怡笑著點點頭,這下終於可以吃個飽飯了,“你裝一些送去給三伯母,再留份出來給三姐姐。”
甄慧怡在一旁忙道:“這多不好意思呀,那榮嬤嬤特意來送給你的。”
甄婉怡笑道:“不要緊,大家都嘗一嘗,只是也不知道你們吃不吃得慣?”
“在京城也有人家是吃醬菜的,不過就是用粗鹽將一些青菜醃製好,存罈子,等冬天天冷地里沒有青菜的時候拿出來下麵條吃的,像我們這樣的人家就用得少了。不過,也有些做得好吃的,像城南有一家記氏,她們家的醃菜就特別好吃。九妹喜歡吃這樣的菜,那待會我讓丫鬟跑一趟。”
甄婉怡忙拒絕道:“不用了,不用這樣麻煩,我也只是喜歡吃榮嬤嬤做的醬菜而已,以後得空了再去嚐嚐那家記氏吧。”
甄慧怡直接叫了她的丫鬟,丟了一個小銀錠子,“跑一趟城南的記氏,將她們家的醬菜都弄一些回來,讓九小姐嚐嚐鮮,順便再買些點心回來。”
等丫鬟走後,又道:“你想吃什麼只管說出來,咱們府裡雖然說不上大富大貴,可侍候的下人不缺。養著她們總得做點事才行,慣得狠了,小心她們連自己的本份事也弄不清了。”
甄婉怡受教的點點頭,卻也沒當一回事,像她這樣啥事都不做,身邊一切事務都被幾個丫鬟包攬的,她可不覺得當丫鬟是件輕鬆的事兒,就說這洗衣收拾房子,她如果要出門,一天至少要換三件衣服,就是在家裡待著,只去給長輩請個安,也至少要換兩趟。這些衣服都是小丫鬟在洗,可小衣卻是映月幾個大丫鬟在洗,再有這梳頭,收拾房間,記帳、收庫都是繁雜鎖碎無比的。
“你可別不當一回事,這下人的調教至關重要。剛才那榮嬤嬤一看就是人精似的,她應該是榮親王身邊的老嬤嬤吧?”
甄婉怡自是點點頭。
“那你可要注意,以後別對著她笑得那樣溫和,她是僕你是主,就該要有威懾力,要不然偌大一個王府你可怎麼管得起來呀。擒賊先擒王,你呀就得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