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明不是能征善戰嗎?何以遭此慘敗?”
唐宇嘆道:“日之兄有所不知,自開元以來,邊帥常以抗擊吐蕃有功而獲官爵。這幾年,皇甫惟明在與吐蕃軍作戰中連戰連捷,難免會求功心切,這次竟想率廓州軍奪取吐蕃所佔的重鎮石堡;
石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豈是那麼容易攻下來的?皇甫惟明進至石堡城後,立即展開攻城。吐蕃兵馬一面憑險據守,一面傳書求援;
吐蕃接到訊息後,即派大論莽布支率軍兼程往援,並取得吐谷渾小王的配合,與守城兵馬裡應外合,皇甫惟明急功近利,只顧攻城,結果遭到重創;副將褚詡為了掩護皇浦惟明撤走而戰死,此番大敗可謂是天寶以來前所未有啊!”
李昂聽完,問道:“唐兄,這些訊息你是從何處聽來的?可靠嗎?”
唐宇指著剛剛過去的一支小商隊說道:“日之兄,這支商隊剛剛從隴右回來,吐蕃入犯之時,他們險遭殺害,方才我聽到他們在談論此事,是以上前詢問了一番,想必不會有假。”
李昂安慰道:“唐兄不必擔心,我大唐國力正盛,聖上雄才偉略,朝廷想必不會因為一場小敗而有太大變動。”
“但願如此!”
打發唐宇離開後,李昂立即問楊男道:“丫頭,對皇浦惟明戰敗一事,你有什麼看法?”
楊男有些心不在焉,沒有答話。
李昂說道:“丫頭,此事說不定對咱們有幫助,你想啊,皇浦惟明兵敗石堡,損兵折將,按常理,他一定會極力掩飾敗跡,給朝廷的的奏報中,恐怕是另一番說詞。咱們如果能蒐集一些證據,說不定能用得上。”
楊男看了他一眼說道:“你別想了,長安城裡的水有多深,不是你能想象的,哪個邊軍在朝中沒有個內援?這種事,不是你我能挑得動的,恐怕你歪腦筋剛一動,腦袋就沒了;
再說了,聖上剛封楊太真為貴妃,正高興著,會願意聽到邊軍戰敗的訊息嗎?誰掃了聖上的興,會有好下場?所以,我勸你最好當自己什麼也沒聽到。”
聽了楊男的話,李昂不禁想起一句話來“家有賢妻,夫不遭禍”,這麼短的時間內,她竟然連深宮裡的皇帝的心思都能猜得這麼透,確實非同一般,要是能娶到這精明的丫頭,多好啊!(未完待續。)
第0186章盛世長安
李昂一行,經綿州,出劍閣,走綿谷,入漢中、興州、到達大散關;
大散關乃劍南進入關中的咽喉之地,位於秦嶺北麓,再往北便是陳倉,當年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便是發生在此地。
從陳倉順渭水東行,經虢縣、武功、至咸陽。
李昂一行到達咸陽時,已經是黃昏,冬日的殘陽默默地照在古老的咸陽城上,秦皇的宮闕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只有西漢的五座帝陵,高聳如山,輝映在殘陽中。
這五座帝陵分別是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漢惠帝劉盈的安陵,漢景帝的陽陵,漢武帝的茂陵,漢昭帝的平陵,這五座西漢帝陵旁邊都建有陵邑。
漢初,為了鞏固統治,將大量關東豪族遷入陵邑。同時,咸陽原上的這些陵邑因位於渭水北岸,在軍事上起到抵禦北方匈奴南侵,拱衛都城長安的作用,可謂內外兼顧,一舉兩得。
因遷入陵邑的都是豪門大族,因此五陵邑很繁華富裕,是以後世常以“五陵少年”代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當夜,李昂一行宿於咸陽,此日一早啟程從便橋南渡渭水;
便橋,是當年漢武帝為方便祭祖陵始建。唐初,突厥大兵壓境,太宗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人在便橋上與頡利可汗對話,最後太宗被迫‘空府庫‘以求突厥退兵,並在此殺白馬與突厥籤城下之盟。
如今,突厥已煙消雲散,而便橋猶在,往來車馬穿行其上,一派喧囂。
過了便橋,一行隨貢車進入開遠門,盛唐帝都長安便到了。遠遠望去,長安城牆高大如山,聳立於古原之上,氣勢恢弘,讓人震撼。
開遠門因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往來的胡商絡繹不絕,一支支商隊首尾相接,駝鈴聲聲,馬匹嘯鳴。
快到開遠門時,李昂看到一支胡人商隊停在路邊,風塵僕僕的胡人跪伏於地,望著巍峨的城闕,激動得熱淚盈眶,不斷地親吻著腳下的土地。
這樣的情景,據說幾乎每天在開遠門外都能看到。這些胡商跋涉了千萬裡,翻越高山,橫渡沙漠,歷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終於看到心中的長安,這是世界的心臟,這是如夢的盛唐,其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