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雷英之後,上表彈劾王忠嗣的人越來越多,彈章如雪片般飛到天子案頭,彈劾王忠嗣的罪名也越來越多,形成了一場巨大的風潮。
皇帝李隆基正在為楊玉環的事心煩,這兩天他茶飯不思,終夜輾轉反側。身邊的太監宮女因為一些小事,多被鞭笞。
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見到這麼多彈劾王忠嗣的奏疏,更是火大。他的怒火不知是衝王忠嗣還是衝上表彈劾王忠嗣的人發的。或者都有。嚇得身邊的近侍人人自危。
高力士見勢不妙,連忙說道:“還請大家息怒,彆氣壞了龍體,昨日娘子還問及大家飲食起居可都如常,讓老奴好生照顧著,國事紛繁,大家讓大臣們前來商議解決就是。要是氣壞了龍體,娘子豈不傷心?”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的怒火緣何而起,所以一口一個娘子,這娘子指的就是楊貴妃。不僅是高力士這麼稱呼楊貴妃,宮人皆是如此,聽上去就象普通的家庭一樣,李三郎是一家之主,楊貴妃是一家主母,很親切。李隆基喜歡這種感覺。高力士提起楊貴妃的關懷。無非是要暖暖他的心,剎剎他的火氣。
李隆基聽了,果然平靜了不少,高力士立即趁熱打鐵說道:“大家,常言說的好,夫妻之間沒有隔夜的仇。娘子觸怒了大家,大家將其遣送出宮,加以懲戒一番也就是了,如今娘子已然知錯,大家身為天子,胸襟如海,何不就此原諒娘子一回?老奴懇請大家下旨接娘子回宮,以安朝野之心。”
李隆基早已後悔,只是一時拉不下天子的臉面,高力士給了他一個臺階,他稍稍猶豫了一下便說道:“既然她已知錯,高將軍,你就去把她接回宮來吧。”
“老奴遵旨!”
高力士心中暗喜,連忙親自帶人前往楊銛府上接楊貴妃。李隆基在他走後,便開始急切地等待著。
用不了多久,高力士就把楊貴妃接回了大明宮,貴妃見了李隆基,伏地哭拜,李隆基望著她那梨花帶雨的樣子,什麼氣都消了,連忙上前扶起,撫慰良渥。
見這情形,殿裡的太監宮女如蒙大赦,欣喜無比,終於不用擔心皇帝心煩拿大家出氣了。
待李隆基和楊玉環一起用過晚膳,瞧見李隆基心情不錯,高士力趁機說道:“老奴恭喜大家和娘子重歸於好,看著大家和娘子和和美美,老奴這心裡啊,總算是舒展開來了。娘子你是不知,大家正為御史們彈劾王忠嗣心煩著呢。娘子回來了,大家就可以安心處理政事了。”
高力士本意是想慢慢把話題引到王忠嗣被彈劾一事上,楊貴妃平日除了幫著楊家要官討賞,其他的政事很少插嘴。這回高力士一說完,她卻罕見的開口了:“三郎,都是奴不好,讓你沒法安心理政,奴真是該死。”
她聲音嬌柔動聽,情態楚楚可憐,李隆基心都化開了,連忙握著她的玉手安慰道:“玉娘,不必自責,不必自責,這事與你無關。大臣們鬥來鬥去,這是常有的事。”
李隆基的談起這件事的口氣,和楊貴妃回宮前完全不同了,心態平和多了。
楊貴妃巧笑嫣然地說道;“三郎,這件事恐怕是有人在陷害王忠嗣吧,妾身在外頭聽說,全長安城的百姓無不在替王忠嗣叫枉呢。百姓們說些什麼,三郎要不要聽聽呢?”
為人機敏的高力士聽到這,不禁暗暗皺起了眉頭,但李隆基和楊貴妃正笑語焉焉,他又不好插嘴,一向不幹政的貴妃突然為王忠嗣說話,這事有些不尋常,事有反常必為妖啊!
李隆基饒有興趣地問道:“玉娘都聽到些什麼了,說來我聽聽。”
前面一個宮女把新鮮的荔枝剝好,放在玉盤中,楊貴妃伸出纖纖玉指,拈起一個果肉放到嘴裡,邊吃邊說道:“外間的百姓無不在說,王忠嗣戰功赫赫,無人能比,剛平了北邊的突厥,又大敗吐蕃於石堡,是千年不出世的奇才;
他統兵有方,深得手下將士愛戴,王忠嗣手控四鎮勁兵,手下將士沒有誰敢違抗他命令的,將令所到之處,將士們便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這樣的大帥,世間到哪裡去找?
難得的是,王忠嗣不但深得士兵愛戴,對轄下百姓,也十分憐惜,他常常告誡手下的兵將不要擅起邊釁,以免給百姓增加負擔,因此,天下百姓也無不對王忠嗣敬愛有加,都誇他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呢。”
高力士聽到這裡,不禁暗暗吸了一口涼氣,貴妃一向沒什麼心機,也從不幹政,她這番話或許是無心,或許是真想為王忠嗣說話,可這這話聽在皇帝耳裡,只會適得其反啊。
這不,李隆基的表情已經沒有方才那麼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