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尚書。崇禎十一年六月,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仍掌兵部事。十二月,楊嗣昌鐫級視事。崇禎十二年清兵陷濟南落職冠帶視事,不久官復原職。九月督師。議大舉圍剿農民起義軍,建四正六隅之策。謂之“十面之風”,yù委重任於熊文燦。而文燦實不知兵,惟一意主撫,羅汝才、張獻忠均暫降。未幾,張獻忠、羅汝才又反,崇禎帝逮熊文燦下獄,特旨命嗣昌督師。賜尚方劍,以便宜誅賞。嗣昌雖有才,然好自用,軍行必自裁進止。千里待報,坐失機會。督師二年,迄無建樹。崇禎十四年李自成破洛陽,殺福王;張獻忠破襄陽,殺襄王,嗣昌驚悸,上疏請死。遂不食,於同年三月初一rì服毒自殺,年五十四,贈太子太保。
簡單點來說,這個傳奇人物就是聽說了李自成親自殺了兩個皇親國戚之後怕崇禎怪罪於他,於是在崇禎怪罪他之前就上了奏章說自己死罪要崇禎將他給殺了,然後不等崇禎回話就自殺了。不過自殺了也好,崇禎總不會去跟一個死人計較那麼多,反倒為了表現自己是一個愛良將的皇帝,給了他一個聽起來還算是不錯但是實際上沒有任何用處的太子太保。
這一年的三月份,也就是距離楊嗣昌死的時候沒有多久,又一個對於張雷來說十分偉大的人死了,當然這個人的偉大對於張雷來說僅僅限於歷史書和語文書上,並沒有實際接觸過,他死去的訊息也是透過大明書局的訊息,這個人就是徐霞客。他名叫徐宏祖,號霞客,江yīn人。不應科舉。萬曆三十五年始遊歷生涯,登懸崖,涉深澗,收集地方文獻、圖志,集採岩石、礦物,考究地理、地質,於篝火旁撰寫rì記心得。後撰《徐霞客遊記》,集中記述其遊歷間的考究成果,揭示西南石灰岩溶蝕地貌特徵,繫世界對此類地貌進行詳盡考察之第一人。張雷馬上寫了信給大明書局,讓人馬上去找到《徐霞客遊記》的稿件。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徐霞客遊記》出版,足足比上輩子在圖書館見到過的《徐霞客遊記》要厚幾倍。當然這都是後話了,現在暫且先不說。
現在先來說張雷,他兵分三路,往四川而去,到了四川之後,他並沒有著急去找張獻忠,而是找了另外一個人,名字叫做秦良玉。
秦良玉,字貞素,萬曆二年出生於四川忠州鳴玉溪。秦良玉的孃家出自著名的忠州秦氏家族,始祖秦安司於元朝至正十一年從湖北麻城縣遷入四川境內,其後裔居住於忠縣等地。秦良玉是秦安司的第九世孫女。她的父親秦葵是位具有愛國思想的歲貢生,飽讀詩書,見多識廣,算得上是一方名士。育有三男一女,良玉居於第三,上有哥哥邦屏,邦翰,下有弟弟民屏。秦良玉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父親尤其鍾愛她,認為雖是女孩子,也應習兵自衛,以免在兵火戰亂中“徒為寇魚肉”。萬曆二十七年播州宣慰使楊應龍,割據地方,魚肉鄉里,朝庭調他東下抗倭援朝,他非但拒不出師,反而乘機煽動叛亂。次年二月朝庭集結重兵,兵分八路圍剿叛軍,馬千乘亦率五百jīng兵跟隨。在平叛戰爭中,秦良玉初露鋒芒,“連破金築七塞,取桑木關,為南川路戰功第一”。萬曆四十一年馬千乘被太監邱乘雲誣陷,冤死雲陽獄中,朝庭因秦良玉屢立戰功。遂令襲職,代領石柱宣撫使。從此秦良玉卸裙釵、易冠帶。侍女衛隊皆戎裝雄服,南征北討,聲威遠震。明末社會動亂中,秦良玉站在明王朝一邊。崇禎二年十二月,清兵繞道喜峰口。攻陷遵化,直抵běi jīng城下。次年又向東攻佔永平、灤州、遷安三城,形勢極為險峻。崇禎皇帝匆忙下詔徵調天下兵馬勤王。秦良玉聞訊,火速“出家財濟餉”,兩次率白桿兵兼程北上。當時各地先後趕來的十餘萬官軍,均屯駐在薊門近畿一帶,互相觀望。畏縮不前。獨秦良玉所部率先奮勇出擊,在友軍配合下,奮力收復永平、遵化等四城,解除了清兵對běi jīng的威脅。為此,崇禎皇帝派特使攜帶大批酒肉前來犒軍,並在平臺召見了富有傳奇sè彩的女將軍秦良玉。見過女將軍後,明毅宗感慨萬千,寫下了四首詩。誇讚她的功跡,並御筆親謄,賜給了秦良玉:“蜀錦徵袍自剪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張雷是在軍營裡面見到秦良玉的,雖然是女人,但是秦良玉卻是很好的詮釋了巾幗不讓鬚眉這一名言。終rì與將士們在一起,要找她自然是去軍營。
“秦將軍,久仰大名,今rì得見果然英姿颯爽。名不虛傳,在下張雷,追擊張獻忠入川,特來邀秦將軍相助。”軍營之中,張雷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達對這位女將軍的敬畏之情。
在軍營呆久了,秦良玉也有了些男人作風,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