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 嚴嵩入主內閣。也是這一年; 夏言徹底退出了嘉靖朝的政治舞臺; 與此同時; 夏言向朝廷舉薦了徐階。
期間夏言與嚴嵩鬥了幾個來回; 但在嘉靖二十七年之後,嚴嵩直到嘉靖四十一年才退位,其間再無變動。
嚴嵩控制下的大明朝廷; 以賄賂求升遷之事屢見不鮮; 禮部、兵部尚書陸續受到他的責難。
而兵部侍郎沈約也被嚴嵩看成是夏言集團的人; 因為夏言的侄女和沈約定過親。
嚴嵩控制了內閣,他表面上將權利交還給了六部尚書們; 但實際上他一直在嚴格控制人事調動與各種行政事物。
沈約要被調去戶部當個倉場侍郎,這時候,兵部侍郎沈大人主動辭官了。
嘉靖二十七年; 這一年的沈約已經四十一歲; 而他的晉升之路也終於到此為止了。
沈約辭官很順遂; 嚴嵩集團沒有刁難他; 一個人都要走了,那還刁難甚麼呢。
內閣班子重組,嘉靖一朝權臣湧動; 權利再一次更迭交替; 朝廷勢必又要開始出現新的勢力。兵部侍郎沈大人才剛剛年過四十歲,外頭人都說,沈大人為朝廷鞠躬盡瘁; 不該如此結局。
沈約卻走得很平靜,兵部同僚要為他送行,沈大人也只喝了一杯濁酒,他說:“一杯濁酒喜相逢,慣看秋月春風。”
這是楊慎的詞,楊慎是大才子,也曾是狀元郎,還是嘉靖時代第一位首輔大人楊廷和的長子。楊慎曾經高居錦衣衛都指揮使的職位,後頭又被貶謫去雲南,他這一生也將快要走完,準備老死戍邊。
沈大人走了,好像帶著一絲憂傷,又好像沒有。
沈大人與妻子戚氏準備去遼東探望唐大都督,在他們啟程前夕,鎮國公霍韜來了。
霍韜說:“我預備散盡家財,與你們攜手討飯。”
老鎮國公已經去世,他死得很安寧,享年一百零八歲。
霍韜靜悄悄給他爺爺辦了葬禮,沒有絲毫逾制。照鎮國公自己的說法,他現在也年紀大了,再也經不起小太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