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更是全無一用。在太平天國戰爭結束後,清政府的這兩支常備軍的戰鬥力早已喪失殆盡,只能勉強充當維持社會治安的角色,可就是這麼兩支腐爛到極點的“軍隊”,因為曾經是幫助打下江山社稷的皇朝子弟兵,屬於賴以維繫政權存在的“祖宗舊制”,改革之刀根本無法觸及,每年清政府並不寬裕的財政要為這兩支吃閒飯的隊伍支付2000萬兩白銀左右的糧餉開支,可謂是清朝政府體制內的毒瘤。
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旦有事,真正能夠派上用場的軍隊,大都來源於民兵,並不算在清政府的國家編制內。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後,八旗、綠營一敗塗地,萬般無奈的清政府被迫起用漢族大臣回籍練兵,以名為“勇營”的地方自募民兵力挽狂瀾。戰爭中出現了幾支戰鬥力旺盛的著名勇營部隊,其中包括曾國藩一手締造的湘軍,李鴻章創立的淮軍,張曜的河南子弟兵嵩武軍,由皖軍演變出的宋慶毅軍,還有脫胎於湘軍而自立的左宗棠楚軍,其中尤以湘軍和淮軍最為出眾。
這些勇營軍隊以鄉情、親情為紐帶而凝聚,在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內戰的硝煙中被迫努力獲取近代武器來裝備自己,太平天國戰爭和捻軍戰爭後,它們已然成為當時中國近代化裝備程度最高的陸軍,自然而然地扮演起了“國之干城”的角色。這些沒有名分、糧餉來自地方透過捐稅自籌的軍隊,滑稽顛倒地以民兵的待遇擔負了國防軍的責任。
在大清朝紙面上的百萬陸軍當中,民兵構成的勇營、練軍是骨幹,而湘軍在太平天國戰爭結束後,被曾國藩大量裁撤,李鴻章的淮軍則是勇營當中裝備最好、訓練程度最高的,但淮軍官兵們雖然裝備了新式的槍炮,但骨子裡,可以說還是一支停留在中古狀態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