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們根本不敢把青梅捧到他面前來,可如今杜將軍千里迢迢送來這麼一大袋子,扔也不是,吃又吃不下,正好想起皇姐最喜歡用青梅泡茶,原本便打算讓李公公將這些青梅都送去天寶宮,不曾想皇姐竟自個兒過來了。
秦艾詞聽罷,微微一愣,頓時覺得嘴裡原本美味的梅子變得酸澀無比,竟然是杜朝陽送來的,實在是諷刺!青梅總讓人憶起竹馬,可惜青梅還在,竹馬已然遠去。
看來,他已經知道她回宮了!
☆、第六章 引狼
一輛樸素的青轅馬車緩緩駛入建安城,穿過建安大街時,只偶爾有人側目,看向馬車最前頭,高頭大馬上的男子,男子一襲青衣,身形偉岸,雙眉濃郁而粗長,充滿了粗狂的男性魅力,與建安俊秀書生的感覺差異太大。
建安總歸是京城,城中策馬而行的頗多,但只要看過杜大將軍縱馬,旁的人就再也入不了眼,就連城西聚賢居那最刻薄的說書人,都贊杜大將軍馬上英姿颯爽,卓爾不群!那才是大梁人心中最英勇的武將,渾身散發出一種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氣。要知道那說書人之前曾將爽朗清舉、溫暖如玉的周國公世子貶的一文不值,還將京中第一才女御史家趙小姐的詩篇批駁一通!
能得說書人如此高評價,據說是因為兩年前寒冬,他曾親眼看見杜將軍深夜策馬出城,身上只著單衣,卻不懼漫天雪花的嚴寒,風馳電掣般,前一刻還在眼前許遠,後一刻便甩下他不見蹤影,若不是隱約瞥見將軍面色焦急好似大軍壓境一般,他還以為是一場夢境,結果第二日建安城還是一片歌舞昇平,但大將軍當時馬上的英姿,卻讓說書人一生不忘。。。。。。
馬車穿過長街,竟往盡頭的大梁宮而且去。進入宮門都應該下馬,大梁宮內,也只有一個例外——杜大將軍。
杜正風跳下馬背,掏出懷中令牌,宮門口侍衛皆跪地相迎,穿過三重宮門,行至紫宸殿外,竟有陛下的御輦相迎。
馬車內,年過古稀的老人被攙扶著顫顫巍巍走下,行至御輦前,跪地行禮:“老臣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定遠侯免禮,聽聞老侯爺身體不適,這一路風塵僕僕,老侯爺辛苦了。”
陛下將定遠侯攙扶起,侯爺這才看見陛下身後站著的長樂長公主,雙眼蓄淚,跨了幾步,將長公主雙手握在掌心,卻久久不語。
秦艾詞回握了老侯爺,一雙手骨瘦嶙峋,多年不見,侯爺當真老了許多。
“這兒風大,長公主有話去後殿說吧。”一旁秋蟬提醒著。而後陛下與長公主一人攙扶著侯爺一側,送入輦中。
…
天寶宮內,沒有君臣之禮,一杯青梅茶,倒是讓老侯爺憶起了往昔:“長公主如今還喜歡用青梅泡茶。”
“這些喜好,總是漸漸成為了習慣。”
“長公主守孝三年,在皇陵,可是吃了不少苦頭?”老侯爺貌似心疼詢問著。
秦艾詞只淺淺笑著,雖是外叔公,當年也不見得多親近,但今時相互利用,面上功夫還是做足,“為父皇母后守孝,怎能言苦,只是我身子弱,剛去的第一年總是病下,差些過不去那年的寒冬,也不知是不是父皇母后在天之靈庇佑,終是熬了過去,如今身體都好。對了,我倒是有些想見見瑜兒,不想侯爺這回竟沒帶他進宮。”
說起孫兒,老侯爺臉色溫暖幾分,道:“這孩子皮得很,父母去得早,被我驕縱慣了,怕進宮惹了事情,便讓他隨著女眷先回了杜府。”
秦艾詞點點頭,問著:“杜府上下可收拾妥帖?”
“之前派管家先過來打掃了,卻不知,杜府對面,卻是大將軍府。”
秦艾詞面色也是一黑,也不知杜朝陽是不是故意的,當年的事情一出,杜朝陽母子便被趕出杜府,無家可歸後周姨娘被孃家表姐收容,杜朝陽則被送去軍營,多年不曾回京,之後軍功卓著,先帝曾賜了一座大將軍府給杜朝陽,杜朝陽拒不肯收,依舊與母親住在親戚家那間破舊的院落裡,可一年前,他卻偏偏大張旗鼓地將府邸搬到已空置的杜府對面。
老侯爺搖頭嘆息:“哎,朝陽這小子,殺伐決斷,手段狠毒不亞於當年的大哥,杜家出了這麼個兒孫,不知地底下的大哥作何感想!”
秦艾詞卻是淺淺一笑:“杜將軍並非外公骨血,早已剔除出杜家族譜,又有何資格與外公相比。”
“義父您畢竟曾是杜將軍的長輩,杜將軍即便權傾朝野,也總得給義父您幾分薄面的。”一旁的杜正風插言說著。
秦艾詞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