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罪,依律削蕃或是奪國。”
“嗯,對齊王已經用過,不能用在其他諸侯身上。”
“二是勸說諸侯自願削蕃,先從最親者開始。”
“朕沒有……”韓孺子突然想起東海王,那是他的弟弟,於親最近,隨後笑著搖搖頭,“這招朕也用不上。”
“三是推恩,允許諸侯將本國分給多名子孫,大國變小國,也是一種削奪。”
“這個慣例朕知道,大楚從烈帝時起就在用,延綿至今,諸侯國由六七個增加到二十幾個,可還是有個別諸侯不肯從命,比如齊國,一直是單傳,不肯推恩給更多子孫,朝廷也沒有辦法,眼睜睜看著叛亂髮生。太慢,而且不受朝廷控制。就這些嗎?”
“削蕃的慣例大致就這些了。”
韓孺子想了一會,微笑道:“慣例以外呢?可有其它手段?”
趙若素又一次拱手,“削蕃之外,陛下也可選擇削權。”
“如何削權?”
“諸侯世襲,諸侯之官卻由朝廷任免,朝廷若能控制這些官員,則諸侯無權,與郡縣無異。”
韓孺子皺眉,“諸侯之官說是由朝廷任免,其實也跟世襲差不多,像東海國的燕家,不就一直把持國政?”韓孺子又想了一會,“諸侯之官一直由朝廷派遣任命,為何多數諸侯仍能掌權,如齊王甚至能夠製造叛亂?”
“各國遠在京城之外,朝廷所派之官孤軍奮戰,難敵諸侯,或有爭執,因為涉及到宗室,皇帝通常會選擇息事寧人,長此以往,官吏也不願惹事,權力日小,諸侯權力日增。”
韓孺子不語,對待韓稠,他採取的手段就近似於息事寧人,半晌之後,他說:“天高皇帝遠,就是這個意思吧?”
趙若素只是拱手,沒有回答。
韓孺子記得楊奉很早以前就說過,皇帝的權力只在十步以外、千里之內,十步以內,皇帝難敵一介匹夫,千里以外,皇權只是幾張聖旨而已,遵守與否、遵守到什麼程度,皇帝都看不到,至於更遠的地方,皇權遇到的只有敵意,而不是服從。
不管怎樣,趙若素的確提出一個辦法,仍在慣例的範圍之內,在這之外,趙若素不能也不願提出建議。
趙若素告退,韓孺子獨自審閱奏章,心中仍在思考削蕃之事。
先換宰相、次削諸侯、再正朝綱,這是韓孺子定下的順序,接下來才能富民強軍,與匈奴一戰,至於更遠一些的西方強敵,他還沒有詳細的想法。
鄧粹、張印從西域送回來一些訊息,表明大單于沒有撒謊,西域以西的�